砭石治疗鼻咽癌

时间:2010-05-06 00:27:17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鼻咽位于颅底和软腭之间连接鼻腔和口咽。癌瘤常侵犯临近的腔窦、颅底或颅内。在中医古籍中类似“鼻渊”、“上石疽”、“失荣”等。
【临床表现】
1.涕血:约70%的病人有此症状,约23%的病人为其早期首发症状。
2.鼻塞:约有48%病人有此症状,由于鼻咽肿物堵塞后鼻孔所致,常为单侧持续性鼻塞。
3.耳鸣与听力减退:分别约有52%~63%和50%。位于鼻咽侧壁和咽隐窝的肿瘤常侵润、压迫咽鼓管,引起渗出性中耳炎。听力减退常为传导性听力障碍。
4.头痛:约有57.2%~68.6%患者以单侧颞顶部或枕部的持续性疼痛为特点。约26.9%的患者以此症状为首发症状前来就诊。多因肿瘤压迫、浸润颅神经或颅底骨质,也可因局部感染或神经受刺激引起反射性头痛。
5.颅神经损害:鼻咽癌向上直接浸润和扩展,可侵入岩蝶区(包括破裂孔、颞骨岩尖、卵圆孔和海绵窦区),使第Ⅲ、Ⅳ、Ⅴ(第1、2支)和Ⅵ对颅神经受损害,表现为上睑下垂、眼肌麻痹、三叉神经痛或脑膜刺激所致颞区疼痛等。当鼻咽癌扩展至茎突后区,或颈深部转移淋巴结向深部浸润时,会出现口咽、舌后1/3感觉麻痹,软腭弓下塌,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吞咽障碍,呛咳、声嘶、耸肩无力,伸舌偏患侧等症状。
6.颈淋巴结肿大:约有40%病人以颈淋巴结肿大为其首发症状而就诊,在治疗中的病人约60%~80%已有颈淋巴结转移。
7.远处转移:当确诊为鼻咽癌时,约有4%的病人已有远处转移。
【病因病机】
鼻咽癌的病因,与机体内外多种致病因素有关,如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弱、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脏腑功能失调,致邪毒乘虚而入,凝结成癌肿。病机以热毒壅盛、肝郁痰凝、血瘀阻络为主。肺开窍于鼻,肺气通于鼻、鼻咽为呼吸之通道。情志不遂、郁而化火、肝胆火毒循经上移,或过食肥甘、嗜酒、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痰火与邪毒互结,或素体蕴热,复感邪毒,肺气不宣,肺热痰火互结,而致热毒壅盛,或肝气郁结,肝郁犯脾,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痰浊内生,阻塞经络,而致肝郁痰凝,或怒气伤肝,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郁日久,血行受阻,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而致气血功能紊乱,脏腑功能失调,内外合邪而致气虚血亏,痰凝毒结皆能形成肿块。
【诊断】
重视病人的主诉,可进行间接鼻咽镜或鼻咽光导纤维镜仔细检查鼻咽腔,做颈部淋巴结检查,颅神经检查,影像学检查,做CT扫描及MRI扫描等。
【辨证】
1.热邪犯肺
鼻塞涕血,微咳痰黄,口苦咽干,时有头痛,胃纳如常,尿黄便结。舌质淡红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滑或数。
2.肝郁痰凝
胁肋胀满,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头晕目眩,颈核肿大,时有涕血。舌质淡红或舌边红,舌苔薄白、白腻或黄腻。脉弦或滑。
3.血瘀阻络
头晕头痛,痛有定处,视物模糊或复视,面麻舌歪,心烦不寐。舌质暗红、青紫或见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薄黄或棕黑。脉细涩或细缓。
4.气阴两虚
口干咽燥,咽喉不适,间有涕血,耳鸣耳聋,气短乏力,口渴喜饮。舌质红或绛红,苔少或无苔,或有裂纹,脉细或细数。
【治疗】
1.治则: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益气养阴。
2.基本操作及处方
a.迎香、头临泣、风府、合谷、列缺、手穴鼻点点刺;
b.百会、四神聪、风池、角孙守法;
c.使用特磬或磬琴击法。
3.加减
气阴两虚加膻中、神阙守法、肝郁加右胁肋骨下缘刮法;痰盛加中府、尺泽、大包点压;血瘀加膈俞、血海点压;热邪犯肺加肺俞与大椎连成三角形刮法。
4.方义
迎香、头临泣、风府通鼻窍,止涕血,合谷与手穴鼻点可通面部,上达鼻腔,治鼻必用之穴,列缺为肺之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络清肺以散结;百会为诸阳之会,与四神聪、风池、角孙均为近取腧穴,长守以活血化瘀;击磬可加快消除癌肿,恢复健康。
【特别说明】
鼻咽癌转移其他器官或淋巴系统应结合病灶部位或所在脏腑经络同时治疗。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医院砭石治疗气管炎的方法
  ☑ 医院用砭石治疗肩周炎的办法
  ☑ 医院用砭石治疗腰痛的办法
  ☑ 砭石治疗闭经有疗效
  ☑ 砭石治疗脉管炎有绝招
  ☑ 砭石治疗医案之砭石治疗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