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有什么节日

时间:2015-09-16 14:12:59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布依族在以前也被称为百越民族,关于布依族的节日,大家知道有哪些吗?布依族的节日习俗和其他的民族又有什么样的不同?布依族的三月三又有什么样的习俗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布依族有什么节日

布依族有什么节日

  详解布依族的节日

  过大年

  布依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过大年(即春节)。从除夕过到十五。除夕前要杀年猪、舂糯米粑粑、备各种蔬菜。云南的布依族有初一到初三吃素的习惯;四川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或初一都必须吃鸡肉稀饭,民间称血米粥。每个姓氏都有不同的饭前仪式,相认的双方饭前仪式必须完全一致。年节期间还要举行许多娱乐活动。

  到了阴历腊月底,家家户户更是忙着杀猪、熏肉、灌香肠,妇女们烤 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给家人缝制新衣、新手帕。在外地工作的男人和已婚年轻妇女都要赶回家与亲人团聚。腊月二十三日晚上,布依族同胞用糯米制成的麦芽糖等果品在家里“送灶神”, 请它向玉皇大帝禀报时。多管人们说些好话,多多赐福与人间。送灶后,人们要准备香、烛等祭神用品,请“先生”写对子,不仅大门上贴,连侧门、窗户都要贴上“六畜兴旺”以示人们对幸福签好生活的向往和连求。此外,不少人家还要在大门上贴上门神,在家里的墙上贴满各种喜庆的年画。

  三十晚上是最热闹的日子。布依族从三十到初一是不相互串门的。人们。都在家中烧起一炉熊熊炭火,全家老少围火而坐。他们先用酒肉等物祭把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高高兴兴地吃团圆饭。大年初一也很有讲究、人们都在家里北各式彩灯,、晚八各式各样的彩灯一齐点燃,挂在大门口,烘托出了一派红红火火的节日气氛。过了大年初一,人们开始串门拜年,小孩子们须每家拜到,既表承了他们对长辈的尊敬,又可以得到老人们赏给的压岁铁布依族人民是能表善舞的民族,每逢年节,青年男女三三两两相约去“赶表”,以歌声来表达被炸的爱慕,或聚在一起在唢呐。现身、根荒、姐妹萧、铜鼓等乐器伴奏声中跳“打花包”、“铜鼓刚把”等欢快的舞蹈。初九那天叫“上九”;按当地风俗,到这一天才能“煮生”,即先燃起香烛,将生肉供祖宗,然后将生鸡、生自煮熟,再放到香案前供一回之后方能享用。

  二月二

  二月二可以说是以祭“老人房”为中心的全民性的祭献活动。解放前,凡有布依族分布的地区,几乎每个材寨都建有专供祭祖的“老人房”。有的放有神牌、香位或挂有皮鼓、铜鼓,平时不许人进出,更早一些时候还有专人守候。每年凡到这一节日前,由村寨轮流承担祭献的承头户,挨家收集祭献所需的东西或捐款,天黑前把祭品(包括鸡、猪肉、各种熟荣和果品)送至“老人房”内,然后由承头户负责祭献。祭毕,由祭献者在老人房共享这些祭品。但在祭献或进食的过程中,有一条传统的禁忌必须严格遵守,那就是不许任何人在这种场合讲话、发出笑声,更不准放屁。据说要是在祭献中有人发出声响,就会招致祖先对看管各种野兽的失灵,到时,村寨里的家禽、牲畜就会遭受野物的偷袭和咬吃。

  如那一个冲犯了这条禁律,就必须承担全部重祭的一切费用。有些村寨,习惯上还要在那天上,虐诚地在大门上放一个鸡蛋,并面对祭“老人房”的方向表示敬意,到了深夜则由祭献人分头到每家门上取回。在此过程中,都不能发出任仍声响。祭老人房的后两天,一般均不许干农活,青年男女也可邀约到寨外山野僻静处唱歌对调玩耍。无论是聚居区或杂<居这的布依族人民,都把建盖老人房和从事这一祭献活动,看成是与本民族固有文化特彼密不可分的、具有“共同心理素质”的传统表现。

  三月三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传说古时有一庄稼汉,发现年年春播之后都有许多地蚕将幼苗咬死。经过反复观察,他认为地蚕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马”。为避免幼亩遭受虫害,他用了许多方法祭把都不灵验。后来,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这个消息很快传到远近的布依人家。

  三月三“地蚕会”

  此后,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具初三会天,不动上砂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人们认为,祭了地蚕,既可使它们迷糊,又能封住它们的嘴巴,田里的禾苗即可免遭虫害。后来将三月三定为“歌会节”。贵阳南部郊区布依族把“三月三”称为“仙歌节”。节日内容与乌当区新堡乡大体相同,但他们是用唱歌的方法来祈求天神免灾,这天男女青年上山对歌。传说谁唱的歌最动听,天上的歌仙听了,便会赐你一副金嗓子。你劳动到哪里,哪里就会听到金嗓于唱歌,害虫听到这声音就不敢伤害庄稼了。

  “三月三”是贵州罗甸县布依族的“扫墓节”。此日以二家或宗族集体到祖坟墓地挂青,杀猪宰鸡,摆设酒菜和花糯米饭祭奠。扫墓后,人们在坟山上娱乐、打猎和野餐。罗甸县南部红水河一带,“三月三”又称“枫叶节”。北部坝王河一带,因气温较低,此时枫叶尚小,未能着色,以三月十三日为“枫叶节”。节日这天,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儿童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妇女们则摘几匹嫩枫叶插在头髻上。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吃。青年们到山坡上吹木叶、唱山歌。如遇上称心如意的对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达旦地对歌。临别时,主人家用芭蕉叶包着花糯米饭和鸡腿肉分送歌手,作为节日的礼物。贵州望漠县布依族传说三月初三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驱寒。此日有条狗请客的习俗。

  四月八

  传说这一天是牛玉的生日,所以也称“牛。王节”、“牧童节”。黔西地区也称为“开秧”节“,”开秧门“。贵州荔波一带,每逢这个,节目要做黑糯米饭敬”牛王“;望溪县要吃。四色糯米饭;有的地区不但要做糯米饭还要杀鸡备酒祭祖,并用鲜草包糯米饭喂牛,给牛洗澡,让中休息一天,表示人们对耕牛的爱护和酬劳;个别地区还要举行斗牛、赛马等娱乐活动、米花节采花节又称”女儿节,是甘肃省文昙搏赠地区藏族人民的传统佳节。

  相传莲芝姑娘聪颖伶俐,勤劳智慧。她教会人们垦荒种粮,纺线织布,又采来百草为百姓除病,不幸于五月端阳在采花途中遇险殉难。为了纪念她,人们将五月初四定为“采花节”。届时,藏族姑娘在兄弟的陪伴下,纷纷进山采花。五月春风,花开遍地,杜鹃、芍药、构把、草梅、贝母、酒曲等鲜花争奇斗妍,花如海、歌如潮,令人心旷神怕。姑娘们头戴味香色艳的鲜花环,手捧花束。围着篝火且歌且舞,通宵达旦。黎明时分,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边走边舞,向莲芝姑娘道别。采花的队伍进寨时,艾老乡亲们盛情欢迎、款待。姑娘们则给大家赠礼品。晚上,全寨又把采花的姑娘和小伙子们请到一起,互敬美酒,祝福健康、吉祥。

  布依族“四月八”

  这节日是怎么来的呢?传说,古时布依族没有牛,耕田犁地都有用人拉。牛王在天上看到后,很同情布依人的辛劳,在春耕大忙就要到来的四月初八这一天,降生到人间。从此,天下才有了耕牛,从此布依人才摆脱了拉犁的劳苦。为了纪念牛王的诞生,每年四月初八这一天,都要给牛放假,停止做活路,让它们好好地休息。还要用苏木、黄饭花、紫荆藤、枫香叶等天然植物的浸泡汁做成红、黄、紫、白的五色花糯饭,再用糯米酿制的米酒,一同先慰劳耕牛。待牛吃过后,人们才设宴开张,一面用手抓吃五色花糯饭,一面饮酒吃肉,共庆牛王的节日。

  在离独山县城三十多公里的上司镇墨寨村,还要举行盛大的斗牛活动。斗牛场设在与荔波县羊凤乡交界的拉格约地带。这里,四面环绕着平缓的山丘,山丘上青松绿杉,山花烂熳;中间一块平地,青草萋萋,绿茵铺盖,是理想的斗牛场所。这天,人们都从四面八方赶来,斗牛场周围和四面的小山上到处人山人海。人们喜气洋洋,男女老少,都着上节日的盛装;尤其是姑娘们,衣穿斜襟的民族服饰,胸前围着绣满花朵的围腰,飘带结于身后,行走时,在山风中摇曳飘荡。山野里,到处花团锦簇,光彩夺目。

  当艳阳升到中天,由人工临时装药的铁炮鸣放四排八响后,得高望重的寨老(现多为县、镇领导)宣布斗牛开始。这时,由身强力壮和富于唤牛的汉子们,牵着一长串斗牛绕场而走,长号、锣鼓、鞭炮齐鸣,留下两头斗牛,各立一方,昂首翘角,对视蓄力。双方牵牛手放开绳索,两头牛就俯冲而上,只听到“碰”的一声,两对强劲的牛角相撞了,空中似乎溅出火星,人群顿时发出一片欢呼。两对牛角紧紧地抵在一起,各自都使尽全力,力图把对方抵退。周围的观众也都昂首伸颈,握拳抵足,两眼盯着斗牛,似乎都在为牛用力添劲。眼看一牛退了两步,人群中发出了嘘声,但不甘示弱的退牛,又抵了上来,人们才松了一口气。万人围观的斗牛场上,除了松涛声,只有两牛相抵的喘息声。突然,两牛拉开了距离,又开始了再一次撞角。人们的心被紧张的斗牛场面牢牢地扣住了。“唔唿!”人群爆发了一阵嘲笑似的呼喊,原来一头抵挡不住的斗牛败下阵来。第一轮斗牛结束了,人群恢复了活气,谈话声,欢笑声,在拉格豹的山野上空飘荡。

  斗牛活动继续进行。一对对,一阵阵,输了就下赢了就上,单轮循环,最后战胜所有斗牛的赢牛被封为“牛王”,由主持人给牛王披上鲜艳的丝绸,给牛主人盼发奖励。丝绸在夕阳的辉映下显得更加鲜艳亮丽,连牛主人的脸庞也给映红了。人们敲着鼓,打着锣,唱着欢歌,簇拥着牛王和牛主人转回村寨。主人马上摆出五色花糯饭、醇香的糯米酒、腊肉、豆腐、粘米做的者粑及其它佳肴招待客人和寨上的乡亲父老。大家一面喝酒,一面畅谈,欢庆着斗牛的胜利。“油菜开花满坝香,主家喂牛真高强;牛王出在主家手,主家声名传四方。”有来客唱起了《牛王歌》,向主人家敬酒。主人也马上端起酒碗,站起来,回唱道:“油菜开花满坝黄,牛王来自九天上;牛王来自九天外,同庆节日喜洋洋。”主客一起一饮而尽,在坐的客人也都端碗相陪。酒歌一首接一首,直唱至深夜。整个山寨,沉浸在一片节日的欢乐之中。

  六月六

  六月六是布依族一个纪念性和祭祀性的传统日,其隆重程度仅次于大年春节,故有的地区称为“过小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六月六”被定为布依族代表性传统节日,每年这天,各地隆重集会,举行庆祝活动。

  布依族“六月六”

  各地布依族对“六月六”的称法不尽相同,有“天王节”、“虫王节”、“龙王节”、“歌节”,或赶“六月场”、“六月桥”等。叫法虽然不一,但涵义基本相同,都借插秧完毕农事小闲之际,祭田神、山神、龙王、天王、虫王、盘古王等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虽具迷信色彩,但却表达农民挚诚的心愿。各地“六月六”活动方式也各具特色。

  布依族如何过春节

  一般的家庭会早早的开始筹备新年,大概会从腊月(农历的十二月份)开始,首先从一些食品的准备到对一些行为活动的禁忌都在准备的行列,而且这些禁忌的很有讲究。作为一名普通的布依族妇女,学会酿米酒是必须的。在方言里面米酒叫做“biang 35dang jiu”。酿酒的原材料就是布依人自己生产的农作物,一般包括:大米、苞谷、高粱(以大米为主)这样的米酒和普通白酒看上去没什么区别,但口感很好,醇香的味道让你垂涎。此外,在酿制过程中,如果有邻居来访,必须将新酿出的米酒与邻居分享,为了讨个吉利,喝酒的人一般都会说“你们家的今天烤的酒啊,出来了酒缸都装不完了”等诸如此类的话。同时酿酒得到的多少,也能寓意出这家人来年的家运、财运等方面是否顺达,如果酿出的酒比预想中的多,来年家里就会顺顺利利的,老少平安等。

  酿酒的时间和周期比较长,一般会放在最早来准备。接着是做豆腐(在没有机械设备以前,布依族都是用传统的石磨来磨制,中间要用人工来推)所以他们习惯叫推豆腐或磨豆腐。新鲜的酸汤豆腐作为年夜饭上的一道靓菜。但很大部分做出来的豆腐,都是用盐腌制而成的咸豆腐,和腊肉一起用烟熏,就成了“干豆腐”可以保存大半年的时间,干豆腐食用也很简单,只要用水煮熟,切片防止盘中,味道幽香可口。

  在腊月中的时候,就开始各种小食品的制作。一般有饵块粑(年糕)、苞谷粑(原材料是糯玉米)、糍粑(糯米做成)和米粉。除了饵块粑和米粉是送到附近的加工房去做成,糍粑和苞谷粑都是在家,用传统的手工做成。

  辛勤的布依族人民,总会为春节的到来精心的准备很长时间,不为别的,仅仅作为一个庄稼人对自己辛苦工作的一年的犒劳。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酿酒,有酒怎么能没有肉呢?作为依靠土地生活的布依族,当然不会像城里人那样去买肉了,他们有自己饲养的猪,在新年到来之前,宰杀以后作为庆祝新年的一种方式。杀个年猪几乎是所有布依人家都会做的事情。一般在腊月二十几开始,这其中还有一些禁忌,只能在单数的日子杀年猪(除了腊月二十三这天,因为灶神菩萨要回天上过年,杀生被认为是犯冲和禁忌)。杀猪请邻居帮忙,也会请上自己的亲朋好友来享用杀猪酒的美味,分享这一年收获的喜悦。猪肉除了留出一部分过年的时候吃,剩下的大部分都会用来调料腌制起来做腊肉,在柴火上熏上十多天,存放时间就很延长。腊肉不仅做为馈赠朋友的礼品,在有亲友拜访的时候,煮上浓香的老腊肉,也成了布依族待客的上等菜肴。推荐阅读:苗族有什么节日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传说古时有一庄稼汉,发现年年春播之后都有许多地蚕将幼苗咬死。经过反复观察,他认为地蚕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马”。为避免幼亩遭受虫害,他用了许多方法祭把都不灵验。后来,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这个消息很快传到远近的布依人家。

  此后,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具初三会天,不动上砂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人们认为,祭了地蚕,既可使它们迷糊,又能封住它们的嘴巴,田里的禾苗即可免遭虫害。后来将三月三定为“歌会节”。

  贵阳南部郊区布依族把“三月三”称为“仙歌节”。节日内容与乌当区新堡乡大体相同,但他们是用唱歌的方法来祈求天神免灾,这天男女青年上山对歌。传说谁唱的歌最动听,天上的歌仙听了,便会赐你一副金嗓子。你劳动到哪里,哪里就会听到金嗓于唱歌,害虫听到这声音就不敢伤害庄稼了。

  “三月三”是贵州罗甸县布依族的“扫墓节”。此日以二家或宗族集体到祖坟墓地挂青,杀猪宰鸡,摆设酒菜和花糯米饭祭奠。扫墓后,人们在坟山上娱乐、打猎和野餐。罗甸县南部红水河一带,“三月三”又称“枫叶节”。北部坝王河一带,因气温较低,此时枫叶尚小,未能着色,以三月十三日为“枫叶节”。节日这天,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儿童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妇女们则摘几匹嫩枫叶插在头髻上。

  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吃。青年们到山坡上吹木叶、唱山歌。如遇上称心如意的对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达旦地对歌。临别时,主人家用芭蕉叶包着花糯米饭和鸡腿肉分送歌手,作为节日的礼物。贵州望漠县布依族传说三月初三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驱寒。此日有条狗请客的习俗。

  贵州安龙县部分布依族传说三月三日是影“山神”的生日。人们为避免山神放出蝗虫伤害庄稼,确保农业丰收,旧有扫寨祭山神的习俗。“三月三”这天,人们到村寨山神坛前摆设雄鸡、刀头等供品,还要杀一头狗,将血洒在纸旗、纸马和寨子进出要道口的石头上,然后由“老魔公”及其他人员携带淋有狗血的纸旗,纸马到各家各户扫除妖魔鬼怪。各家大门口要设置一张长凳,凳上摆一只装满清水的“水碗”和一只装有瓦砾石粒的碗。“老魔公”在大门口咒念“魔经”,打几个“农阳卦”,再将瓦砾石粒向这家房屋内乱撒,将水碗的水四处乱泼,掀翻大门前的长凳,扣起水碗,意为扫除了魔鬼。

  最后,给这家插上沾有狗血的纸旗、佳上纸马,另赴他家去扫。村寨住户都轮扫完毕,“老魔公”口到神坛,将收扫的妖魔鬼怪集中镇压于神灵之前,然后全寨男人于神坛处就地会餐,称为“陪神吃饭”。该县德卧镇称“三月三”为“赶毛杉树”,又叫“毛杉树歌节”,为期三天,聚会者达数万之众。

  云南罗平八达河一带的布依族的三月三日,是男女青年唱歌对调的节日。这天,男女老少来到河边听青年们唱山歌,观看孩子们比赛划竹排、打水枪。有的人家还给孩子做花糯米饭分送到边和寨旁;有的则用小花布口袋装上鸡蛋和各类食品,供玩耍和参加比赛活动的青少年吃。

  罗平牛街的布依族男女青年则要在这三天中,举行盛大的游山、对歌和交友活动。方圆几十里的各族青年,届时也来到马把山腰一带,参加和观赏这一传统的赛歌对调活动。歌手们可以在这样的场合中大显身手,凭着即兴作诗吟唱的天才,能和对手连唱三天三夜甚至更长的时间。有许多男女青年通过这些活动建立了爱情关系。推荐阅读:藏族有什么节日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正月初七竟是这么重要的节日你知道吗
  ☑ 高山族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 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 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
  ☑ 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晚上有什么风俗
  ☑ 春社日是什么节日,2019年春社日是哪一天?
  ☑ 2019年农历三月初一清明节日子适合装修吗?清明节是什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