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清明节习俗

时间:2016-03-26 16:28:08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不单单只是中国的汉族有清明节,而因为受到了汉族的文化影响,壮族的人们都过清明节的,对此广西壮族清明节习俗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壮族清明节习俗

广西壮族清明节习俗

  壮族清明节的习俗与风俗

  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或者清明节的大日子里,壮家人通常会制作五色糯米饭祭祖、招待亲友。孩子满月,乔迁之喜,也会蒸煮五色糯米饭分送给左邻右舍,表达敬意。

  壮人爱枫叶,并认为枫叶可以“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祥和平安。因此,农历三月三做五色糯米饭的时候,家家户户要在门口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有的还会将制作五色糯米饭的染料渣撒在屋子外围或者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人们在门楣上和房屋周围插上一枝枝枫树叶,在村头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摆上五色的米饭等供品,男女老少围着布棚唱歌,赶歌迂,老年人还把染色的熟鸡蛋装在小网兜里,挂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赶歌迂时,还要“碰蛋”。

  壮家人常常以糯米饭的颜色是否鲜艳,味道是否香甜来评定女主人是否是真正的巧妇。每到三月初三或清明,天还没亮,各家的主妇们遍纷纷起床,把泡好的五色糯米放入蒸笼里用文火蒸煮。早晨,孩子们个个拿着彩色的糯米团边走边吃,比谁家的饭更黑、更黄、更紫、更香。

  三月三吃过五色糯米饭便去赶歌圩,清明节则把热腾腾的五色糯米饭装好,准备拿去上坟祭祖。过去,即便是穷人,家没有大鱼大肉,清明上坟祭祖的时候也一定会摆放一碗香甜的五色糯米饭来祭拜长眠于此的亲人。  

  壮族的清明节习俗

  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或者清明节的大日子里,壮家人通常会制作五色糯米饭祭祖、招待亲友。孩子满月,乔迁之喜,也会蒸煮五色糯米饭分送给左邻右舍,表达敬意。壮人爱枫叶,并认为枫叶可以“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祥和平安。因此,农历三月三做五色糯米饭的时候,家家户户要在门口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有的还会将制作五色糯米饭的染料渣撒在屋子外围或者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壮家人常常以糯米饭的颜色是否鲜艳,味道是否香甜来评定女主人是否是真正的巧妇。每到三月初三或清明,天还没亮,各家的主妇们遍纷纷起床,把泡好的五色糯米放入蒸笼里用文火蒸煮。早晨,孩子们个个拿着彩色的糯米团边走边吃,比谁家的饭更黑、更黄、更紫、更香。三月三吃过五色糯米饭便去赶歌圩,清明节则把热腾腾的五色糯米饭装好,准备拿去上坟祭祖。过去,即便是穷人,家没有大鱼大肉,清明上坟祭祖的时候也一定会摆放一碗香甜的五色糯米饭来祭拜长眠于此的亲人。

  难得的是,五色糯米饭虽然颜色鲜艳,却严格的依照传统的加工方式,不添加任何化学制剂,选材只取用大自然中的植物药材,在食品安全卫生缺失的今天,这样的“环保”食品实属少见。因此,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用来染红颜色的“红兰草”具有生血作用,染黄颜色的“黄花饭”或栀子具有清热凉血等作用,而染黑颜色用的则是枫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枫叶“止泄益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还说用枫叶煮成的青精饭,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能行、补髓”。

  关于五色糯米饭的来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传说太惨烈,不敢相信,第二个传说则是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讲给大家听:有个壮族青年叫特侬,父亲早世,他与瘫痪的母亲相依为命。特侬非常孝顺,怕母亲一人在家烦闷,就背着母亲上山砍柴、下田插秧。每一次他都带着一大包母亲最爱吃的糯米饭放在她身边,让母亲饿了随时可以吃。特侬母子的这一举动被在山上的一只猴子看到,猴子趁着特侬到山上砍柴之机,悄悄溜到母亲身边,抢走了糯米饭。母亲无法动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猴子抢走糯米饭。一连几天如此,特侬看着一边饿极了的母亲,无奈地扯着身边的枫叶,却又想不出什么办法来。猛然间,特侬发现自己掐枫叶的手黑漆漆的,原来是被黑色的枫叶汁染脏了。看着黑乎乎的五指,特侬灵机一动,立即把树上的枫叶割回家,放到石臼中舂成泥状,用水浸泡一天一夜,得出黑色的液汁,再将糯米饭放到黑液汁中浸泡一晚。第二天早上将黑色的糯米捞起蒸煮,顿时一股清香弥漫全屋。母亲在屋喊:“特侬,什么东西这么香啊?”特侬兴奋地说:“这是黑色糯米饭,多香多甜啊!”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 清晨,特侬带着母亲上山砍柴,他用芭蕉叶包着黑色糯米饭,故意露出一点黑乎乎的颜色。猴子看见了,以为是毒药,碰也不敢碰,便逃之夭夭了。这一天,特侬吃了黑色糯饭,口不干不燥,还觉得浑身是劲,打的柴更多了。从此,特侬和母亲上山砍柴,都带着黑色糯饭。后来,壮家人都学特侬,家家户户做黑色糯米饭。再后来聪明的壮家人又学会了用黄栀子、红兰草等做成了黄色、红色、紫色糯米饭,最后演变成了如今的五色糯米饭。  推荐阅读:  清明节扫墓时间 

  广西壮族鬼节传统美食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是广西壮族的鬼节,

  这是壮族人仅次于春节的大节。

  在鬼节这天,

  我们壮族人都会合家团聚,

  供奉祖先。

  鬼节到,

  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劳作就是宰杀肥鸭和制作蕉叶糍粑。

  芭蕉叶糍粑是壮族的传统糯米制品,

  它是用芭蕉叶子包住糯米粉团做成的糍粑,

  吃起来口感软糯,

  有芭蕉叶淡淡的清香,

  吃后让人念念不忘。

  蕉叶糍粑,

  在壮话里的发音叫做“馍”,

  吃“馍”可是我小时候最盼望的事情,

  因为只有每年的鬼节才能得吃到。

  芭蕉叶糍粑:广西壮族鬼节传统美食

  明天(新历8月9日)就是鬼节了,

  我在家也做了几个蕉叶糍粑,

  因为家里已经有亲戚送来的好多糍粑了,

  这次做主要是为了和大家分享一下做法。

  制作传统的芭蕉叶糍粑,

  需要把浸泡过的糯米用机器磨成米浆,

  把米浆装入布袋沥干水,

  揉成糯米粉团,

  再用来制作糍粑。

  为了方便制作,

  我这次用水磨糯米粉来制作。

  芭蕉叶糍粑:广西壮族鬼节传统美食

  制作芭蕉叶糍粑需要的材料有:

  芭蕉叶适量

  糯米粉200g

  热水150g

  凉水10-20g

  白糖20g

  豆沙适量

  食用油适量

  做法如下:

  芭蕉叶糍粑:广西壮族鬼节传统美食

  1. 芭蕉叶洗净,撕成小片。

  2. 烧开一锅水,放进芭蕉叶烫煮两分钟。烫过的芭蕉叶才会变软,不容易开裂。

  3. 烫好的芭蕉叶摊开晾干水分。

  芭蕉叶糍粑:广西壮族鬼节传统美食

  4. 在热水中加入白糖,搅拌融化。

  5. 把热水倒进糯米粉中,用筷子搅拌均匀,晾凉。

  6. 等到糯米粉不烫手后,,视情况加入10g-20g的凉水,揉成光滑的糯米粉团。

  芭蕉叶糍粑:广西壮族鬼节传统美食

  7. 准备好豆沙馅。

  8. 把糯米粉团分成小剂子,左手握住小剂子,右手的拇指捏住小剂子中心,一边旋转左手一遍把粉团捏成凹窝的形状,包入豆沙馅收口。

  9. 把两张芭蕉叶背面朝上叠在一起,在朝上的一面刷上食用油。

  芭蕉叶糍粑:广西壮族鬼节传统美食

  10. 把包好馅的糯米粉团整理成椭圆形状,放在芭蕉叶上。

  11. 把芭蕉叶的两边向中间折叠收紧,就包好了芭蕉叶糍粑。

  12. 把芭蕉叶糍粑放进蒸锅,上汽后蒸20分钟即可。 推荐阅读:2016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2016年清明节是哪天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简析本命年习俗
  ☑ 属鼠的人2020年农历二月运势 属鼠本命年有什么习俗
  ☑ 对繁琐习俗非常反感的生肖女
  ☑ 正月十五的传统习俗有什么 大家都会做哪些事情
  ☑ 清明节晚上可以出门吗 有哪些要注意的
  ☑ 2019年春分这天可以登记结婚证吗?春分有何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