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

时间:2016-11-07 13:39:21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雍正皇帝,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1722—1735年在位。雍正皇帝的性格颇为复杂。勤政刻苦,沉稳果断,雷厉风行,却不乏人情世故。且雍正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干夕惕”,对康干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雍正皇帝吗?

雍正皇帝——承上康熙、下起乾隆

雍正皇帝——承上康熙、下起乾隆

  雍正皇帝人物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胤禛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1678年12月13日)寅时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是康熙帝第四子。德妃乌雅氏所生。由于其生母乌雅氏出身低微,没有抚育的资格,此外,清初时后宫也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因此胤禛满月后由佟贵妃抚养。康熙皇帝曾评价幼年的胤禛“喜怒不定”,后经胤禛请求,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撤此考语。因性情急躁,父皇康熙用“戒急用忍”训喻他。胤禛早年随康熙巡历四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第一次罢黜了太子胤礽。在推选新太子的过程中,胤禛支持复立胤礽,同时与皇八子胤祀也保持良好的关系。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复立胤礽为太子。同年封胤禛为雍亲王。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当时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康熙诸皇子储位的传奇猜疑很多。胤禛善于治国、懂得韬光养晦。他尊释教道学,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与年羹尧和隆科多交往密切,同时向父亲康熙表现诚孝,画西藏于版图,赢得康熙的信赖。

  登基为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即了帝位之后即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而康熙皇八子胤祀先是被安抚封为廉亲王,后被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阿其那",意为待宰的鱼。康熙的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后被削宗籍和圈禁, 并被改名为"塞思黑",意为讨厌的人。皇十子胤被圈禁,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祯(允禵)先是派去守陵,再后来受圈禁。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后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圈禁。

  从雍正年间时,对雍正继位的谈论便不绝于耳。虽然史学界对皇位合法性尚无定论,但流传的把"十改于"的改诏之说是不成立的,因为现存于辽宁省档案馆的康熙遗诏是雍正登基后拟就并颁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迹,所以遗诏不能说明问题。

  在位

  即位后,他在政治上采取多种措施以巩固自己的皇位。首先是消除异己,分化瓦解诸皇子集团,将胤禵从西

  北军前召回,加以圈禁。晋封胤祀为廉亲王和总理事务大臣。将胤禟发往青海西大通(今青海大通西北)。鉴于清朝没有行之有效的立储制度,常因皇位继承权产生争端,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雍正元年(1723年),接受山西巡抚诺岷的建议,施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的措施,以此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并限制地方横征暴敛。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帝又针对康熙末年各地亏空钱粮严重,决定严格清查,对贪官污吏即行抄家追赃,对民间拖欠,命在短期内分年带征。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以作威作福、结党营私之名,责令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自尽,同时削隆科多太保,后圈禁致死。并因此株连出汪景祺《西征随笔》案和查嗣庭试题案。

  雍正七年(1729年),发生曾静遣其徒张熙策动川陕总督岳钟琪谋反的投书案,牵连到已故理学家吕留良,世宗遂大兴文字狱,以作为控制思想、打击政敌、提高自己权威的手段。同年,为适应西北用兵之需,始设军机房(十年时改军机处),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军机大臣只能缮述皇帝命令,本身无赞画权,因而使皇帝更加集权于一身。他还在题本、奏本之外,命督抚布按等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清世宗把他批阅过的奏折选择一部分辑成《朱批谕旨》。他对臣工的谕旨,由张廷玉等纪录编成《上谕内阁》、《上谕八旗》。他的各种体裁的文章被后人辑为《御制文集》。

  去世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胤禛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过度死于圆明园。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雍正皇帝是怎么夺得皇位的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清兵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第四子,母孝恭仁皇后,1722年至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意为和谐端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并将青藏、外蒙古地区纳入版图,设置军机处,整饬吏治、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干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蒙古人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葬清西陵之泰陵。

  雍正帝(1678年-1735年),姓爱新觉罗,名胤禛(zhen),满族,康熙帝第四子。胤禛是德妃所生之子,《清史稿·世宗本纪》上说他“有异征,天表魁伟,举止端凝。”他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当时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争夺储位斗争转入暗处而更加激烈。胤祀因争夺意图过于明显而被康熙斥责疏远。胤禛表面不问时事,沉迷释教道教,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暗中与年羹尧与隆科多交往,加强自己的势力集团,同时向父亲表现孝顺,且在治理黄河水患上取得自明初至清初最杰出政绩成就,赢得康熙的信任。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新历:12月20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死,他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即指雍亲王(其即位前的封号),“正”即正统、名正,表示其正当即位。

  胤禛虽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胤祀为首的当年争夺储位的劲敌,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发泄愤懑之情,动摇刚刚易主的皇权。雍正帝着手巩固皇位:

  他严厉打击朋党、政敌。雍正有兄弟多人,雍正对部分兄弟予以坚决打击。雍正二年七月印制他的《朋党论》,发给诸王和要员。文中强调臣子要与君王同好恶,指出朋党的危害。做罢舆论后就立即处置他们: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禵先是降爵为郡王,拘禁汤山,后来派去守陵,再后来降爵为贝子,受圈禁。康熙的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由年羹尧监视并名其为“赛思黑(狗)”,皇八子胤祀被圈禁,改名为“阿其那(猪)”。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革职,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禁锢。

  排除兄弟方面的威胁后,雍正帝又对倚功自傲或倚亲自矜,结党营私,企图争夺九鼎的年羹尧、隆科多开刀。年羹尧历任川、陕巡抚、总督,有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的功劳。骄纵揽权,用人自专,企图夺权。雍正三年(1725),雍正调他任杭州将军,十二月他以92大罪令其自尽。隆科多是皇亲贵戚:其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其姊是雍正养母孝懿皇后。康熙在世时用为一等侍卫,临终时被任为惟一的传诏大臣。雍正登基后,隆科多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吏部尚书。他恃亲自矜,招权纳贿,笼络党羽。雍正五年以41大罪将他圈禁,六年死于禁所。(风水www.azg168.cn)

  从登基到逝世,关于雍正皇帝的种种谜团

  1722年12月24日,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登基称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

  雍正皇帝继位,历史上有多种说法。近几年,几部大火的穿越题材电视剧也都是根据“九龙夺嫡”这一故事各种演义。大家电视剧看的很热闹,那么历史究竟是如何呢?

  公元1722年12月20日,一个寒冷的冬夜。清朝百姓当时并不知道,一场惊天动地的变故即将降临。

  那晚,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的康熙驾崩。康熙在位60年,去世时69岁,是中国历代皇帝在皇位上坐镇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驾崩后7天,遗诏公布。皇四子胤禛被确立为新皇帝,即雍正皇帝。胤禛的继位就像是一块石头丢进了平静的湖面,让清廷内外动荡不已,也拉开了近300年的雍正继位之谜的争论。

  关于雍正继位的众多说法

  毫无疑问,在扑朔迷离的清王朝历史中,雍正是一位难以准确描述的帝王。这位在位只有短短13年的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中国历史上勤政有为的皇帝,但他的残暴多疑的性格,再加上无论是从继承大统还是最后的离奇死亡均是迷雾重重,使这位帝王身上充满着神秘色彩。

  据史料记载:雍正,45岁登基,在位13年,享年58岁。所谓“雍正”就是雍亲王得位正,为君正的意思。雍正继位是否合法的问题无论是在坊间还是学术界始终充满争议,成为清初三大谜案之一。

  最为常见的是以下几种版本:

  一是雍正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康熙,是篡位。传说康熙病重的时候,雍正给他父亲敬了一碗人参汤,把他父亲给毒死了,并就此继承大统;

  二是雍正串通当时任步兵统领掌管京师兵权的隆科多,指使人篡改了康熙的遗诏,把“传位十四子”中的“十“字改成“于”字,得以篡位;

  三是康熙深知太子党和八爷党党争的危害,选择了中立的雍正;

  四是康熙很赏识雍正的儿子乾隆,故传位雍正。

  清史学家称雍正合法继位

  对于围绕在雍正身上的种种争论,我国著名的清史学家阎崇年做了分析。

  阎崇年指出,在上述论点中,雍正杀父一说难以成立。康熙深通医道,对医学和药学很有研究。康熙曾经明确说过:人参对北方人不是很相宜,所以他平常也很少吃人参。明知父亲不喜欢吃人参,怎么会用参汤来表示孝心?而且一碗有毒的人参汤也不是那么容易敬得上,所以雍正用人参汤把他父亲毒死,这种说法靠不住。

  其次,是改诏篡位说。有人认为,康熙晚年他遗诏就是传位十四子,雍正把“十”字改成“于”字,篡了弟弟的位。阎崇年笑言,这个故事经不住推敲。第一,当时这个“于”字是繁体,与我们今天写简体字笔画完全不同,改字一说无从谈起;第二,清朝当时的行文习惯,皇十四子,皇四子,前头有个皇字,如果改的话,那就变成“传位于皇于四子”,根本不通;第三,当时传位的诏书是满文和汉文两种,即使汉文可以修改,但满文是由字母拼成,无从修改。

  最后是遗诏继位说,也就是遵照康熙遗诏雍正继位,就是合法继位。主张这一学说的第一个理由就是,雍正表现比较好,深得康熙的信赖。

  史料记载,康熙皇帝一共有35个儿子,有的早死了,所以排顺序的是24位。到康熙47年,第一次废太子时,20岁以上的皇子有12位。所以遗位争夺主要在这12个皇子间。雍正没有参加当时争斗得最为激烈的太子党与八阿哥党。而是韬光养晦,不露声色,把自己想谋取储位的想法掩盖起来。雍亲王有一个幕友叫戴铎,给雍正出了个主意,他认为做英明父亲的儿子难,“过露其长,恐其见疑”,“不露其长,恐其见弃”。雍亲王根据兄弟之间争夺皇位斗争的教训,根据幕僚们为他参谋的意见,总结了四条:

  第一,诚孝皇父。

  第二,友爱兄弟。

  第三,勤慎敬业。

  第四,戒急用忍。

  雍正的真实意图是不声不响一步一步地夺取皇位。

  而雍正的表现也渐渐被康熙认同,康熙61年病重的时候,派雍正代他到天坛祭天。派雍正代他去祭天,意思就是将来可能让他继位。其次,康熙临死这一天早上寅时,康熙把他七个儿子和隆科多,召到畅春园,向他们宣布了谕旨,而口谕的内容就是让雍正继承皇位。所以,国内一些学者认为,雍正是根据康熙的遗诏继位,是合法的,疑案当解。

  一幅已存世百年并备受争议的“康熙传位遗诏”似乎能对雍正继位之谜做一个解答。

  诏书的文字自右向左,自上往下书写,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的是同一内容。汉文共约1700余字,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康熙在位60年的功绩,据介绍这部分内容早在康熙56年就已写好。

  第二部分,也就是整个诏书的核心部分,宣告了帝位的继承人。“雍亲王皇四子胤,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继皇帝位……”短短31个字,似乎可以澄清存留了近三百年的谜团之争。

  目前,虽然对于这份遗诏是否是出于康熙之手尚存争议,但雍正继位的合法性却被学术界逐渐认同。

  雍正之死也是个谜

  在河北省易县的清西陵中,有一座陵墓叫做泰陵,是雍正皇帝的墓地。他的突然暴死,也给后人留下一个难解之谜。

  关于雍正之死,清宫档案中雍正朝的《起居注》是这样记载的:雍正十三年八月(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住在圆明园,八月十八那天,他与大臣们商量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八月二十,他召见宁古塔的几位地方官员,第二天仍然正常办公,说明这时他的身体仍然很好。

  但到了八月二十二,他却突然得病,当晚已经奄奄一息。于是雍正宣布传位给儿子乾隆。第二天,58岁的雍正在圆明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对雍正皇帝的突然死亡,清朝官方只有如此简单的记载,也没有说明任何原因,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猜测。有的说雍正崇尚丹药,是死于丹药中毒,甚至还有传说是雍正被侠女吕四娘报家仇所暗杀……种种说法给后人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哪个星座最有帝王气质 谁有做皇帝的气质
  ☑ 这些生肖天生皇帝命 一生都不会吃苦
  ☑ 司马昭当皇帝了吗 司马昭为什么不称帝
  ☑ 古代嫔妃如何侍寝皇帝的
  ☑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 中国古代皇帝第一次给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