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

时间:2016-11-29 17:31:41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文征明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文征明吗?

文征明——明朝吴门四家之一

文征明——明朝吴门四家之一

  文征明人物生平经历

  1、人物简介

  文征明(1470~1559年),即文征明,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他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荐以贡生进京,待诏翰林院。四年中目睹官场腐败,一再乞归,57岁回归故里,潜心诗文书画。他通晓各科绘画之艺,擅长各种细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笔能力极佳,80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竟日不倦。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2、人物故事

  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 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征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征明心中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文征明其人其事

  文征明(1470-1559年),名壁,字征明,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为“吴门四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晚年与沈周并驾齐驱,被合称为“文沈”,并继沈周之后成为吴门画派领袖。

  文征明的艺术才能极为全面,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是人称“四绝”。的全才。在书法史上他又以兼擅诸体而闻名,尤其擅长行书和小楷。王世贞在《艺苑卮言》里评价说:“待诏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能品。所书《千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厅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社会环境的熏陶使文征明成为诗、文、书、画的全才,而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诗、书、画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书法和绘画在用笔的技法上有关联,而诗和画在内容意境上又常是一致的,所以诗、书、画一体不仅完全能够取得和谐,而且能够互相补充,使主题更突出、内容更丰富。诗、书、画三位一体,使这几个姊妹艺术同为一个主题服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我国文人的一大创举,也是世界文艺领域中的独特创造。由于历史条件的成熟和当时环境的影响,使文征明在这一方面达到很高的境界。

  据《文氏族谱续集》记载,文氏一系出自姬姓,汉代时成都太守文翁以兴办学校而闻名蜀地,后来子孙留居四川。后裔中有一支迁徙到江西庐陵,到宋代时文宝做官在衡州,又衍出文氏衡山一支。文征明就是文氏衡山一支的子孙,他的别号叫衡山居土,被人尊称为衡山先生,即源于此。文宝的七世祖文原和庐陵一支文天祥的八世祖文乡是亲兄弟,这样算来文征明也是文天样的同宗后裔了。文宝的五世孙文俊卿在明朝被授衡州卫千户之职。文俊卿的次子文定聪为明太祖朱元璋的散骑舍人,文定聪之子文惠入赘在苏州,就在江苏的长洲定居下来,文惠就是文征明的曾祖父。文惠有二子文洪、文济,文洪有三子文林、文森、文彬,文林有三子文奎、文壁、文室。这样文惠一系的子孙就世代居住在长洲地区。

  关于文征明的名字“文壁”,以及为何他以字行世而隐去本名,有一些传说,说文征明本是“玉”字底“璧”字为名,而文天祥的弟弟也叫“文璧”,但他却与哥哥文天祥誓死不降元的气节背道而驰,屈节做了元朝的官员。为了显示对文璧的鄙视,所以,文征明不用“璧”名而以字行世。其实,这种解释是不对的,文征明的名叫“壁”,是“土”字底的“壁”字,而不是“玉”字底的“璧”,这是文征明的父亲文林按星宿的名称给文征明兄弟三人取的名,而且都用“土”字联名,长子文奎、次子文壁、三于文室。所以,文征明嫌避‘文璧”之说是不正确的,这是鉴定以“文璧”署款而冒充文征明真迹的书画图品的最有力证明了。

  迟语的童年

  文征明生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十二月初六日,与屈原的生年甲子相同,为此成年后他笛取《离骚》中的“惟庚寅吾以降。刻了一方图章以为纪念,也表示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仰。

  文征明小时候长得又瘦又小,一副病兮兮营养不良的样子,而且反应也很迟钝,都五六岁了还站不稳,到八九岁时,还不会说话,这可急坏了文征明的父母。

  一转眼文征明已经10岁,10年中他没和任何人交流过。10岁生日后的一天,文林处理完公务回到家,只见文征明迎着父亲走了过来,他没有像往常那样用微笑迎接父亲的归来,而是张口叫道:“爹爹回来了!爹爹回来了!”这一叫使文林吃惊非小,本来他看到文征明后没有在意,像平时那样用漫不经心的目光瞥一下文微明那常见的、以微笑代替问候的脸,可谁知文征明竟然发出了清楚的声音,文林着实被吓了一大跳。

  望着父亲和家里众人那瞪着自己的眼神,文征明仿佛明白了什么,于是又大声地叫了一声:“爹爹回来了!”。这一声把全家从呆滞的状态中唤醒。从此以后,文征明仿佛变了个人。以前那个只会比比画画,整天咿咿呀呀、呆头呆脑的文征明不见了。一个能说会道、聪明过人而且过目不忘的文征明出现在人们面前。

  青年狂生

  文征明会说话后一天比一天聪明,父亲决定重点培养他。父亲延请自己的朋友吴宽教他文学,请李应祯教他书法,请沈周教他绘画。这些人既是文林的朋友,更是当时的一代才俊。吴宽是成化壬辰科状元,官至礼部尚书,死后谥“文定”,是位博览群书,兼工书法,行履高洁的名士。李应祯是景泰四年的举人,秉性耿直,喜欢当面指出他人的过错。他博古好学,文辞简捷,篆书、楷书俱佳。沈周博览群书,文风仰慕左氏笔法,诗风效法自居易、苏轼、陆游,字风仿黄庭坚,深为当时所爱重,尤善于画,后人评说乃明代第一。

  在这些吴中才俊的训教下,聪明的文征明很快就在诗、书、画方面小有名气,但他却不喜欢钻研那借以猎取功名的八股程式文字,而喜欢读《左传》、《史记》、《汉书》及古代和当时的名人文集。他显然是受到三位老师的影响,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对自然的真趣却情有独钟。文征明19岁时与祝允明、唐伯虎、都穆等人经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互相探讨书中疑义,有时甚至累日不休。他们一起倡导偏好古文词的风尚,与当时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不谋而台,体现出年轻人不满足于现实,积圾要求变革的进取精神。但是,文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却被郡学中的诸生视为不务正业,更为那些终日里装腔作势、喜欢标榜自己的道学家视为“离经叛道”的狂生。

  九试不中

  文征明对科举考试不抱好感,并且生性淡泊,不求闻达。但是,身在封建大家庭之中,又是诗礼传家的文家,文征明无法逃避家庭的束缚,只能秉承父命,专心攻读八股文法,准备走科举之路,求取功名。这是文征明极不情愿的,也是违背他“狂生”初衷的。但因为在他所处的时代,毕竟功名代表着人生的最高价值,不获取功名就意味着人生的失败。功名对读书人来讲,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装饰品,也是他们的唯一出路,孜孜不倦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通过科举考试求得一官半职,从而光宗耀祖,荣耀门楣,而作为中华文化渊薮的吴地,此风更盛。

  文征明就这样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26岁时走上了科考之路。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29岁的文征明与好友唐寅等人又一起赴乡试,结果唐寅高中为解元,而文微明却再一次名落孙山。此时正在温州任知府的文林知道后,马上写信安慰他:“我儿他日成就,不是寅所能及者。”可见文林这位仕途“老进士”对儿子寄望之深,甚至达到贬损他人的地步。遗憾的是文林并没有见到自己的预言实现就病故在温州知府任上,那一年文微明30岁。

  从明弘治八年(1495年)到嘉靖元年(1522年),文征明九赴乡试,九尝失败苦果,始终是个秀才而没有中举。这二十几年的科场之路、把文征明从一个意气风发以“狂生”闻名的青年,摔打成两髦飞霜的老者。

  文征明的九试不中是他的才学不如唐寅等人吗?不是。文征明的屡试不中,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内心的不想为而又不得不为的矛盾造成的。曾经有好友劝他说:“以你的才华,作应试之文应是没什么问题的,你为什么不先把注意力放在科举功名上,等考中进士后,再钻研你所喜欢的古文呢?”这种圆通的设想照顾到了他对所喜爱的古文的研究,又顾全了他的面子,所以,文征明是愿意接受的,但也酿成了他的九试不中的人生悲剧。

  三年仕途

  文微明52岁时,父亲的生前好友林俊被朝廷重新起用,进京赴任路过苏洲时邀文征明舟中相见。一叙谈,林俊就为文征明的才华所倾倒,分手后林俊急忙写信给时任工部尚书兼领苏松水利的李充嗣,请他向朝廷举荐文征明。

  根据李充嗣的举荐,再加上林俊在吏部的斡旋,文征明被授翰林院待诏。至此,54岁的文征明在经历了大半生的奔波劳碌后,终于通过别人举荐,未经科举之路而走上了仕途,也算是不辜负他父亲文林生前对他的厚望了。

  翰林院是文学之士荟萃的地方,翰林们都是科甲出身,起初众人对连举人身份都没有而以生员身份授九品待诏官职的文征明很是看不起,认为他是走了大官的门路前来混饭吃的。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众人对他的才学大为钦佩,为他屡试不中而抱怨。因此,尽管文征明的官职卑小,但和众人相处得也算融洽。

  也许是命运的有意安排,在科场被捉弄了二十多年后,刚踏入仕途又迎来晦气之运。原来在文征明入仕的前两年嘉靖皇帝即位,他是死去皇帝明武宗的堂弟,因为武宗无子才入继大统的,这就存在着一个对嘉靖帝生父以“皇考”上尊号,还是以“皇叔父”上尊号的问题。为此,朝廷上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相互对立的两大派。多数朝臣认为按礼法,还是称“皇叔父”为对。另一派则针锋相对地认为武宗遗诏只说是继承祖宗传下来的帝位,并没有提到作为武宗父亲孝宗嗣子的话,更何况武宗与嘉靖帝都是宪宗皇帝的孙子,根本没必要非是孝宗嗣子。类似的追尊名号问题宋朝就有过争论,欧阳修就坚决主张反对称生父为“皇伯父”,既有前朝先例,就应援例而行。

  而嘉靖帝从一开始就反对以“皇叔父”称自己父亲,也讨厌什么嗣子的说法。嘉靖认为自己是宪宗之孙,皇族正脉,入继大统名正言顺合理合法,不是靠以他人嗣子身份而夺取帝位的。因此,极力支持少数人的“皇考”说,对持“皇叔父”说的多数派元老大臣进行残酷的打击,廷杖无数,更有致死的。林俊因恪守礼法,支持“皇叔父”一说,触怒嘉靖帝,也只好上辞呈,要求告职还乡。

  这就是嘉靖初年的“大礼”风波,在这场风波中刚入仕不久的文征明是站在大多数人立场上持“皇叔父”观点的,只因跌伤了左臂,一直请病假休养,才幸免于难。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风波,再加上他不是科甲出身,在进士成堆、状元成行的翰林院里,尽管歧视他的人因他的才学纷纷另眼相看,但狷介的性格仍使文征明感到不自在,认为还是洁身引去为好。于是,一连上了三道请求致仕的奏疏,终于受到批准。获准辞呈后,文征明顾不得天寒地冻即刻起程还家,这一天是嘉靖五年(1526年)十月十日。三年的仕途就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地结束了。

  致仕生活

  57岁的文征明结束了短暂而不自在的仕途生活,回到了苏州老家,开始与翰墨为友、诗画为伴的悠闲生活,这是他所最喜欢的。没有官场尔虞我诈的争斗,没有诸事的羁绊。有的是青山绿水的畅游之乐,有的是三五好友诗文唱和的欢悦。文征明再—次找到了当年“狂生”的感觉,由衷地体味到居家比居官好。

  从57岁致仕还家到89岁去世的三十多年里,文征明都是在这种心情舒畅的境况中度过的。那疲于奔命科场而求取功名的形象没有了,“狂生”本性融合人生阅历锤炼的文征明出现在世人面前。可惜的是当年的好友祝允明、唐寅等都已先后辞世,更多的是像他当年一样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上门求教。像19岁的王世贞就特地来拜谒文征明,向他请教诗文,而文征明对王世贞很是看重。但少年气盛的王世贞却讥笑文征明的诗像山歌,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人生的感悟,王世贞十分懊悔地说:“余向者东还时,再侍文先生,然不能以貌尽先生,而今十五载,度所取夫下士,折衷无如文先生者。”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也说:“余兄元美,少年气盛,一轻视待诏,终身悔之。”

  文征明致仕后的二十几年过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式的生活。 “竹符调水”的故事就是他闲云野鹤寓公形象的真实写照。

  文征明毕生嗜茶,致仕后更是沉湎于品茗之中,甚至到了“入魔”的程度。因为他对水的要求非常之高,常派人进山汲取宝云泉来烹茶,但又怕挑夫偷懒,为省力图路途近便,随便汲取其他处的水来蒙骗他,于是就想出“竹符调水”的

  方法。他制作一种竹制的筹码作为凭证交给泉边寺中的僧人,待挑夫来汲水时必须到僧人处领取“竹符”,并将“竹符”与水一起交到他的手上,以此来确保烹茶之水确实取自宝云泉。据说这是宋代苏轼发明的办法,几百年后文征明又继承了下来。他的《煎茶》中有“竹符调水沙泉活,瓦鼎燃松翠鬣香”的诗句,就是对他这一嗜好的记述。

  苏州名流王献臣与致仕还家的文征明往来甚密。王献臣建成拙政园后更是经常邀请文征明到园中畅饮、游玩。园中那美丽的景色更使文征明流连忘返,因此在他的诗、书、画中都有拙政园的影子,拙政园成了他创作的蓝本。其中影响久远、流传至今的《文待诏拙政园图》集诗、书、画于一身,相互映发,堪称杰作。他的《王氏拙政园记》石刻,现保存在园中倒影楼下,字体疏朗清秀,风骨自在。他所书的《千字文》被置在西部水廊内,是他80岁时所作的蝇头小楷,书法高超,笔势空灵飞动,艺术风格同拙政园的典雅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名人、名园、名书、名画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可见退居林下的文征明已彻底从追求功名的尴尬束缚中解脱出来,纵情于书画诗文与山水间了,每天随心所欲地读着自己喜欢的书,做着自己愿意做的事,游览灵山秀水,靠自己的润笔收入足够家用。文征明直到近90岁高龄时去世,去世前还在给御史严杰写他母亲的墓志铭,写着写着略觉疲倦不适,放下笔后就去世了。他死后名流绅士公议私谥他为“贞宪先生”。

  耿介清廉的操守

  文征明的为人以耿介清廉、不依权贵、不慕名利而著称,这与他从小受吴宽、沈周、李应祯3位老师的言传身教分不开,也可以说是他们性格中的优点在文征明身上的集中体现。

  文征明30岁时父亲文林死在任所,按照当时的惯例,死在任所的官员。死后地方会赠送一些财物给家属用来做丧葬之用,官职越高,获赠的财物越多,因此文林任职的温州府赠千金与文家以为用支,没想到全被文征明退回。他致书谢曰:“吾父以廉吏称,吾焉能受此丧仪而有污先父乎?”温州人看后都很惊异地说:“像文林那样的清廉官员我们已经身受其惠了,没想到他的儿子也如此清廉哪”。于是温州人建了一座“却金亭”来纪念他退金之事。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文征明少年求学时代,因为父亲的清廉家里并不像其他豪绅那样富有,而以清贫度日。一次,文征明叔父的一个朋友叫俞谏的,想周济他,就问:“听说你家很贫寒……”还没等他说完,文征明就说:“我并不贫寒。”俞谏指着他所穿的褴褛衣服说:“不贫为什么会破损到这样还穿呢?”文征明说:  “这是因为下雨,所以才穿破衣服。” 文征明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不愿接受别人的恩惠、施舍,这充分表现出他耿介的性格。而最能反映出他不附权贵、不屑金银耿介品德的,还是他那著名的“三不肯应”原则,就是他的书画绝不卖给藩王贵族、宦官和外国人。

  一次,明宗室周王备了古鼎和古镜,徽王备了金宝瓶和其他礼物共值数百镒,派使者送给文征明,文征明坚决不肯接受。使者说:“我们大王送礼物给文先生,没有什么要求,只是借以表达对文先生一点敬意罢了,请看一看礼物吧。” 文征明说:“启封看了礼物后若不接受,对大王是不恭敬的,还是不开封的好。”文文征明知道礼物外面的包装上有封条和花押,如果一启封,就必须写辞谢信,这就会被人认为是结交权贵,这种事文征明是决不肯做的。

  严嵩仰慕文征明的书画,在文征明致仕后,时任礼部尚书的严嵩有一次路过苏州,专程到文宅看望了文征明。他听说文征明有对上任官员不到官衙答拜,对过路官员不到所住驿馆或舟舫回拜的规矩。但他自恃是嘉靖皇帝的宠臣,身份特殊,文征明不敢不来回拜。于是,就把船停在闾门外等着,可是一晃两天过去了,仍不见文征明的影子,他只好怀着失望、怨恨的心情离开了。后来人们说:“这才是文衡山呢,如果对别人不回拜,而专回拜严嵩,那绝不是文征明。”所以,明代曹臣《舌华录》中才有‘若非衡山有恒,那得介溪有介”的隽语(介溪是严嵩的字)。

  后来严嵩准备做80大寿,此时的严嵩已是上柱国华盖殿大学士了。严氏父子把持朝政多年,祸国殃民。但天下那些趋炎附势的大小贪官们却想尽办法准备礼物,希望博得严阁老的欢心。苏州知府温景葵就是这样的人,他知道严嵩很看重文征明的书画,想凭着自己做父母宫的面子向文征明求一幅字画献给严嵩,于是就来到文宅。此时的文征明也是89岁高龄了,平时已不出门,但听说是知府来拜访,就在孙儿的侍候下亲自接待。温景葵见文征明果然礼貌地亲自相见,便自觉得意地将欲求一幅字画献于严嵩为寿礼的事说了。谁料想刚才还面带和蔼之色的文征明清瘦慈祥的脸顿时严肃起来,厉声对温景葵申明道:“自我休官回家三十年,从来不与当朝宰执通信,更谈不到为他们作诗作画了,这件事断难从命,贵知府请回吧!”温知府碰了一鼻子灰。其实,文征明也不是绝对不为朝中的宰执大臣作诗作画,而对于祸国殃民,把持朝纲,上欺天子,下压群聊,坏事做尽的严嵩,文征明怎肯为他动笔呢!这又一次证明了文征明良莠有别、爱憎分明的高尚情操。

  外国使者对于文征明的诗文书画也仰慕已久,每当他们朝贡经过苏州时,总是想尽办法搜罗文征明的真迹,更有甚者竞然行贿地方官员让他们从中帮忙,但都是一无所获。一次,一个日本朝贡使经过多方斡旋,终于获准谒见文征明,于是兴冲冲地准备好了礼物来见。文征明整齐地穿戴好绯色夜服坐在庭中,郑重地接受了日本贡使的谒见,但对于日使的礼物以及索求书画的要求一概断然拒绝,并明确表示,接受日使的遏见是出于对日使的尊重,更主要的也是对大明国体的尊重,至于其他要求是不会应允的。

  文征明致仕后,还常有人向他请教书画的真假和价格。如有人拿伪书画来请他鉴定时,他总说那是真的,人家让他在后面写些跋文,他也乐于动笔。知情者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凡是有力量收购字画的,必是家里有余时的富贵人家。而出卖书画的,一定因为家境困难,甚至有无米下锅之虞。如果因我一句话双方不能成交,那售书画的人家不是更要陷入困境了吗?我怎能为了得取能鉴别古玩字画的好名声而使人家不能解燃眉之急呢?”

  相反有的字画是真的,请他去题跋,他却不肯。他83岁时,欧阳凤林、鄢茂卿请他为祝允明的一幅字题跋,他却推托要去昆山内兄家而不写。原来,欧阳凤林、鄢茂卿二人是严嵩的死党,他决不肯为他们动笔。这是他扶危济困、蔑视权贵耿介性情的真实写照。

  清代朱彝尊评价文征明说:“先生人品第一,书、画、诗次之。”这是后人对他为人的高度评价。文征明晚年时常告诫子孙说:“吾死后,若有人举我进乡贤祠,必当严拒之,此乃与孔圣相见,吾焉有此副厚面皮也。”这石破天惊之语,再次映衬出文征明自谦、自律、堪为世范的品格。(风水www.azg168.cn)

  文征明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文征明(1470-1559),塬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停云生。中国明代画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祖籍湖南衡阳,与唐寅、沈周、仇英合称为“明四家”(亦称“吴门四家”或“吴门四杰”);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晚年与老师沈周并驾齐驱,继沈周之后成为吴派领袖。

  从正德到嘉靖年间,据《吴门画史》一书统计,吴派画家共有876人,人材济济,但在当时,出类拔萃,声名显赫,唯有沈周、文征明等一些人。文征明自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早年曾向王韦之父王徽问学,为诸生时,写字不佳,被列叁等,不得参与乡试,开始努力学书法,但仕途不顺,九试皆墨,一直未能考取功名。

  嘉靖二年(1523年),由工部尚书李充嗣推荐与于朝,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征明心中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叁年内叁次提出辞呈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

  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文征明活了九十岁,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

  他的传世书法有《醉翁亭记》、《滕王阁序》、《赤壁赋》、《渔父辞》、《离骚》、《北山移文》、《四体千文》、《草书千字文》、《题宋高宗赐岳飞手敕》、《仇英画赵孟钚淳徊柰嘉尼缑魇樾木翔怠返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明朝时期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 明朝宦官制度的特点
  ☑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 明朝有名的太监有哪些
  ☑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
  ☑ 明朝皇帝朱元璋八字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