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整

时间:2016-12-22 10:28:59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刘整是南宋末年元初将领,曾以12骑袭破金国信阳,军中呼为“赛(李)存孝”。金末时投奔南宋,隶属名将江万载、 孟珙麾下, 宝佑二年(1254年)随李曾伯入蜀,选拔为将,屡建战功。宋史专家 王曾瑜先生认为“宋元后期战争的关键决策人物并非丞相伯颜,而是降将刘整。正是刘整使得元朝作出了重大的战略调整,偏安江南,维持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南宋王朝也终因元朝的 战略转变而灭亡”。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刘整吗?

刘整简介——南宋末年元初将领

刘整简介——南宋末年元初将领

  刘整人物简介

  刘整祖上几辈生活在 关中地区。金末时投奔南宋,隶属名将 江万载、 孟珙 麾下, 宝佑二年(1254年)随 李曾伯入蜀,选拔为将,屡建战功。景定元年(1261年)四月,升任 泸州 知府兼 潼川路安抚副使。身为北方人的刘整以武功获得升迁,为一些南方将领所忌,这其中就有后来守卫襄阳的主将 吕文德。刚好此时刘整最初的直接领导江万载因不满权权臣 贾似道当权误国,辞职归里奉养慈母,贾似道为了排除异己,在各路武将中推行所谓的“打算法”,即派遣官会计查核各地军费,凡在战争中支取官府钱物用于军需者,一律加以侵盗掩匿的罪名治罪。大将多获罪, 赵葵、史岩之、 杜庶等名将均因此罢官,还被勒令赔偿。另一名将 向士璧被夺官下狱,被逼而死,家族又被拘押偿付军需。名将高达、 曹世雄对不学无术的贾似道十分轻视,贾似道怀恨在心,命党羽罗织罪名,逼死曹世雄,罢了高达的官。又嫉妒在 钓鱼城立下盖世奇功的 王坚,故意把他调知和州,罢了他的兵权,不久王坚即抑郁而死。吕文德当时为策应大使,与四川制置使俞兴勾结,打算利用“打算法”迫害刘整。刘整得知消息后,惊恐不安,派人到 临安向朝廷上诉,因一向看重他的上级礼部尚书江万载等都已辞职,投诉无门。当他看到比他名气更大的向士璧、曹世雄均被逼而死后,“益危不自保”,于是秘密派人与蒙古成都路军马 经略使 刘黑马联络,表示愿意以 泸州及所属十五郡三十万户投降。由于刘整是宋之名将,他突然以蜀之冲要的泸州要求投降,让蒙古方面感到难以理解。当时蒙古将领多认为刘整投降之举真假难辩,不可信。只有刘黑马认为刘整此举毫不可疑,最终,他力排众议,决定派儿子 刘元振前去受降。景定二年(1261年)六月,刘整召集手下官员,杀死反对投降蒙古者,开门迎接刘元振入城,被蒙古任命为夔路行省兼 安抚使。 宋理宗听说后勃然大怒,命俞兴讨伐刘整,结果却被刘整打败。 吕文德奉命务必收复 泸州。 宋军首先克复了泸州外堡,然后采取步步为营、坚壁围攻的战术向泸州推进。刘整难以支持,次年(1262年)初撤出,将泸州民徙往成都、 潼川。正月,吕文德收复泸州。宋朝廷改泸州为江安军,但其所隶之州,除泸、叙、长宁、富顺外,均为蒙古军占有。刘整投降蒙古对南宋是毁灭性的打击,他不但提出了先取襄阳的战略构想,还为蒙古组建了一支强大的 水军,使南宋的水军优势荡然无存。宋史专家 王曾瑜先生认为“宋元后期战争的关键决策人物并非丞相伯颜,而是降将刘整。正是刘整使得元朝作出了重大的战略调整,偏安江南,维持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南宋王朝也终因元朝的 战略转变而灭亡”。

  

  古往今来第一大汉奸是刘整

  蒙古1234年灭金,1236年宋蒙战争拉开序幕。当时南宋国力日衰,面对蒙古的金戈铁马,军事失败是必然的。但在宋蒙战争维持了将近五十年,在刘整降元 前后,蒙古三路大军向南宋全线施压,但并未取得多大进展,在三处战场双方均处于相持状态。具体概述如下:

  四川方面,理宗端平二年,蒙军大举入蜀,但宋军在余玠、王坚、张钰等人的杰出指挥下,固守山城,发挥宋军进攻不足、守城尚可的优势,多次挫伤蒙军的锐气,并在合州用炮石击毙蒙哥汗,蒙军撤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四川局面始终未能打开。

  在东面战场,淮东和淮西两地,两军主要隔淮河对峙,由于江南河网发达、水系众多,水泽之地对蒙古骑兵驰骋极为不利,加上这里是距南宋都城最近的防线,宋军在此布防也最重,因此东面战场也无进展。

  另外忽必烈在取得大理,形成对南宋的西南面包围后,曾经尝试过直进中路、经长沙取鄂州、直下江左的战术。但由于汗位继承权的纠纷,忽必烈在与贾似道签订鄂 州和议之后返回北方争夺汗位。南宋乘此机会加固襄、樊城池,因而在忽必烈处理完内部问题后南进至襄阳处遇到了极大的阻碍。

  在双方均势的局面下,发生了宋将刘整降元的事件。 

  对于刘整其人,据《元史.刘整传》首段载:“刘整字武仲,先世京兆樊川人,徙邓州穣城。整沉毅有智谋,善骑射。金乱,入宋,隶荆湖制置使孟珙麾下。珙攻金 信阳,整前锋,夜纵骁勇十二人,渡堑登城,袭擒其守,还报。珙大惊,以为唐李存孝率十八骑拔洛阳,今整所将更寡,而取信阳,乃书其旗曰赛存孝。累迁潼川十 五军州安抚使,知泸州军州事。”我们可以知道,刘整是一员骁将,兼有谋略。

  对于刘整降元的原因,《元史卷一百六十一刘整传》第二段记载说:“整以北方人,捍西边有功,南方诸将皆出其下,吕文德忌之,所画策辄摈沮,有功辄掩而不 白,以俞兴与整有隙,使之制置四川以图整。兴以军事召整,不行,遂诬构之,整遣使诉临安,又不得达。及向士璧、曹世雄二将见杀,整益危不自保,乃谋款 附。”中统二年夏,整籍泸州十五郡、户三十万入附。忽必烈授任他为夔府行省兼安抚大使。至元四年(1267),刘整入朝,向忽必烈献策,说:“宋主弱臣 悖,立国一隅,今天启混一之机。臣愿效犬马劳,先攻襄阳,撤其扞蔽。”正式向元朝提出先攻襄阳的策略。

  当时,蒙古于宋朝在前线处于相持阶段,由于宋军擅长守城,加之在丘陵及水泽地区蒙古骑兵并不占优势,所以前线战事蒙古进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当刘整第一次 入朝献策,劝说元朝抓住时机力攻南宋时,当时是“廷议沮之”,由于元宪宗蒙哥大举猛攻的失败,使元朝一度丧失了吞灭南宋的信心。在刘整的力劝下,世祖曰: “朕意决矣!”才最终坚定了信心。(风水www.azg168.cn)

  

  刘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汉奸?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但是这个伟大朝代最终覆灭,“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这一切悲剧的发生和一个将军的投敌叛国有很大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宋末名将刘整。

  刘整(1212—1275)字武仲,关中人,曾以12骑袭破金国信阳,军中呼为“赛(李)存孝”。宋理宗景定二年(1262)任潼川府路安抚副使兼知泸州时,因畏惧奸臣贾似道迫害,以所领15军、州、户口30万向忽必烈大汗(元世祖)叛变。他突然以蜀之冲要的泸州要求投降,让蒙古方面感到难以理解。当时蒙古将领多认为刘整投降之举真假难辩,不可信。只有刘黑马认为刘整此举毫不可疑,最终,他力排众议,决定派儿子刘元振前去受降。刘整降元后,忽必烈授任他为夔府行省兼安抚大使。

  宋理宗命俞兴讨伐刘整,结果却被刘整打败。刘整投降前宋元战争的局势处于相持阶段,端平元年(即1234年)蒙古攻破蔡州,金哀帝完颜守绪自缢,末帝被杀,金国灭亡。次年,蒙古即挥师南下,宋蒙战争拉开序幕。而刘整的投降对南宋是毁灭性的打击,他不但提出了先取襄阳的战略构想,还为蒙古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水军,使南宋的水军优势荡然无存。要知道当时蒙古在前线和南宋处于相持阶段,由于宋军擅长守城,加之在丘陵及水泽地区蒙古骑兵并不占优势,数十年而不能前进一步,蒙古朝廷上下非常郁闷。而当蒙古大汗蒙哥战死合城后,蒙古一度丧失了吞灭南宋的信心。

  刘整入朝献策,劝说忽必烈:“宋主弱臣悖,立国一隅,今天启混一之机.臣愿效犬马劳,先攻襄阳,撤其扞蔽。廷议沮之。整又曰: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圣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问,而自弃正统邪!世祖曰:朕意决矣。”至此忽必烈下定了灭宋的决心:“朕意决矣!”可以说刘整帮助元朝解决了到底战不战的争论。在解决了忽必烈信心问题之后,刘整提出了切中要害的灭宋的战略:“先攻襄阳,撤其扞蔽。”所谓:“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当时在东线淮东多水网,不利于蒙古骑兵作战,而淮西据淮水,南宋在此屯有重兵,与淮东相呼应,蒙军很难进攻;在四川战线,宋军凭一部分余玠所筑山城顽强固守,元军也急切难以得手。相比之下,襄汉地区像是千里长蛇的软中腹。

  刘整降前,蒙古军队根本不习水战,更不用提和强大的南宋水军进行战斗,而刘整到来后,编练水军,使得元水军迅速形成战力。《元史.刘整传》记载:“(中统)七年三月,筑实心台于汉水中流,上置弩炮,下为石囤五,以扼敌船。且与阿术计曰:‘我精兵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乘驿以闻,制可。既还,造船五千艘,日练水军,虽雨不能出,亦画地为船而习。”而刘整提出的水陆协同三面夹击战法更使其战力逐渐超越了南宋水军,成为元军主力部队之一。

  其后元军会攻临安,水军即为三大主力之左军出江入海直奔澉浦,最后攻克临安;而在水军成为南宋主要抵抗力量后,元水军则完全发挥出超强战力,战败了舰船数量超己方数倍的对手,特别在崖山战役中,用轻舟火炮击沉了南宋的巨舰,彻底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

  从坚定忽必烈的攻宋信心,到确立攻宋战略,亲力亲为地打开南宋的大门,训练水军彻底消灭南宋军队,刘整可以说是善始善终的帮助元朝灭掉了南宋,从而当之无愧得成为了南宋的第一汉奸叛将。投降敌国,亲手埋葬了中国最伟大的朝代,让中国落入外族统治,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汉奸,恐怕也并不为过。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岳飞死后宋朝怎么样 南宋又活了多少年
  ☑ 将领项燕与项羽的关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