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宣

时间:2017-02-25 11:53:37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裴宣是水浒传中铁面无私的梁山好汉,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人称“铁面孔目”。原为管府之人,喜欢研究法律,后被贪官诬陷,发配沙门岛,路过饮马川被邓飞等人劫上饮马川,后经戴宗、杨林介绍上梁山。裴宣执法铁面无私,是个包公海瑞式的人物。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裴宣吗?

裴宣简介——水浒传中铁面无私的梁山好汉

  裴宣简介——水浒传中铁面无私的梁山好汉

  裴宣人物简介

  排名:坐第47把交椅。

  星号:地正星 裴宣画像

  性格:忍辱负重,忠诚憨厚。上山前身份及职务:京兆府六案孔目。

  上山后职务: 定功罪赏罚军政司总管

  上山原因:原为管府之人,喜欢研究法律,后被贪官诬陷,发配沙门岛,路过饮马川被邓飞等人劫上饮马川,后经戴宗、杨林介绍上梁山。

  武器:生死阴阳剑。

  必杀技:阴阳双杀阵,十字夺命斩。

  裴宣是《水浒传》人物,京兆府人,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人称“铁面孔目”。裴宣因得罪知府,被发配沙门岛,途经饮马川时,被邓飞救下,因年长而被推为饮马川寨主。当时,戴宗路经饮马川,便把当地的豪杰都招上梁山去了。后征伐方腊后回朝,裴宣不愿为官,与杨林回到饮马川,受职求闲去。

  孔目原指档案目录。唐朝i州、镇中设“孔目官”掌六书,如严庄曾为安禄山之孔目官,孔谦以魏州孔目官为度支副使。“孔目”之意,据宋人胡三省说:“孔目者如一孔一目,无不经其手”。宋朝以后渐不用此名,独翰林属官有孔目,北宋于三馆书院设孔目官,掌管图籍。南宋设都孔目、副孔目,秘阁设都孔目,副孔目2人,管理图籍。清代翰林院设孔目,满、汉各1人,从九品。梁山好汉中有个铁面孔目裴宣,这个绰号不是乱起的,因为裴宣曾在京兆府任职为孔目“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本处人都称他“铁面孔目”。上梁山后,支持宋江投降路线,一心盼望皇帝招安。征方腊后,朝廷封其为武奕郎都统领,后回饮马川求闲。

  

  裴宣为何能成为梁山的“监察局长”

  在英雄可以大把来抓的梁山江湖中,裴宣只能算是一个很容易就被忽略不计的人物。就小说本身而言,裴宣这个人物确实很不起眼,出场晚、戏份少、排位低。

  从第四十四回裴宣出场开始,在整部书中,裴宣出现的次数,只要掰一下手指就能数得过来,甚至连一个单独出场的机会都没得到,而第四十七位的排名,也只是中等偏上一点。可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人物,在人才济济的梁山集团却获得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掌管军政司,负责赏功罚罪,相当于梁山集团的“监察局长”。

  在资历、本领、背景等各方面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裴宣到底凭借什么成功胜出,得到如此重要的职位?通过对裴宣其人的全面分析,笔者以为,裴宣的“四大特质”,决定了他成为梁山集团“监察局长”的不二人选。

  第一,裴宣心中有信仰。

  裴宣本是京兆府的一个小官,官名为六案孔目。孔目是指古时州县衙门中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的吏员,而总其事者称六案孔目。裴宣因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被称之为铁面孔目。在裴宣身上,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忠诚,这种忠诚可以看作是他对法治的坚定信仰。而这种坚定的信仰也恰恰是监察干部必须具备的素养。

  监察工作原则性、政策性、政治性都很强,监察干部必须心中有信仰,才可能做到在政治上清醒坚定,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中经得起考验。

  第二,裴宣术业有专长。

  裴宣在任六案孔目期间,得罪了贪滥知府,被刺充军,幸好被邓飞、孟康两位英雄所救;成为饮马川集团的带头大哥。后来入伙梁山,成为掌管监造诸事的十六员头领之一。裴宣虽然出场不多,但其履历却颇为丰富。这些丰富的经历为他成为梁山的“监察局长”提供了必要的业务储备。

  政府综合部门工作经验,让他熟练掌握了监察工作的所有程序,集团公司(饮马川)一把手工作经历,让他掌控全局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关键是在梁山经历了一个与其他部门联系紧密的工作岗位,让他全面了解梁山,为他将自己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理论成果成功的与梁山实际相结合成为了可能。

  第三,裴宣脊梁有硬度。

  作为监察干部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自己要站的稳行的正。同时,还要具备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敢于碰硬的勇气,正气凛然,刚正不阿,公道正直不徇私。而这些正是为裴宣量身定做的。裴宣也正是因为对自己的顶头上司不肯苟且,不愿弯腰,才被充军发配。

  而更为有趣的是,裴宣被邓飞、孟康救到饮马川后,按说本该做个三把手,如果是在孟康之上做个二把手,也已是相当抬举,可这三人却偏偏设定了一个以年龄为序的规则,让裴宣做了一把手。裴宣竟然也毫不客气,当仁不让的做起了老大,这也更加表明裴宣所具有的独立性人格,不只是不为权贵所屈服,同样也不为恩惠所收买。

  第四,裴宣不进小圈子。

  作为监察干部绝不能搞小圈子,拉帮结派,这可以说是监察干部的大忌。表面上看,梁山好汉都以兄弟相称,是一个坚不可破的“大圈子”。但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个“大圈子”其实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小圈子”组合到一起的,派系林立、关系复杂。比如有晁盖派、宋江派、降将派等等。有人将裴宣归类宋江派,这显然有着想当然的成分在内。因为裴宣虽然由戴宗引见入伙梁山,但那时梁山的一把手还是晁盖。

  而在饮马川上,裴宣等人挂出的同样是聚义厅的匾额,这说明裴宣上梁山是冲着“义”字而去,而不是冲某个人而去。而后来梁山将“忠”放到了“义”前,与裴宣的信仰也是契合的,事实上裴宣也从未让自己进入任何一个小圈子。

  所以裴宣最终得到的评价是:一生专记人功过,铁面无私,威望高。这应该算是对一个监察干部最好的肯定。(风水www.azg168.cn)

  

  裴宣不掌细作、宋清设宴

  宋大哥把梁山的绝大部分考核奖罚的事宜都委托给了裴宣。

  不过只能说是绝大部分,而不是全部。梁山各路细作(谍报人员)的考核是单独进行的,所用钱粮由李应统一拨付,完全不经过裴宣之手。

  此事是军师吴用给宋公明哥哥的特殊建议,连裴宣自己也不知道。

  有一天,中午用饭的时候,裴宣见左右无人,低声问朱武:“朱军师,有一事请教,传闻山寨中尚有一支人马是宋大哥亲领的,粮饷及犒赏之物不经中军,直接向后寨取用,可有此事?”

  朱武点头道:“确有此事。”

  裴宣眉头一皱,说:“赏罚不归于一处,似乎不妥当啊。”

  朱武说:“此事确实有些曲折,说来话长,此处不是讲话所在,你我后厅详谈!”

  到了后厅,朱武就帮裴宣分析了一下这个设计的苦心所在:

  实际上,这支人马人数不多,不到700人,全是山寨在东京汴梁以及各重要州府县安插的细作眼线。实际的领导人是神行太保戴宗。奖罚全凭他处置。

  这是一支特殊的部队,构成十分复杂,落第举子、衙门小吏、经商小贩、井市无赖应有尽有。他们为梁山传递情报也各有所图,有人为钱,有人为泄愤,有人为报仇,有人为打击政敌,有人因爱慕梁山威风,有人为自己留后路。

  古语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管理这样一支良莠不齐的队伍,如果任用裴宣这样的清正耿直之人执行赏罚,过不了几天,一伙人肯定就要作鸟兽散。梁山又不能少了这些耳目,只要他们的行为不出大差池,能为山寨办事,就要容忍,该赏的还要赏,该用的还要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有一个机巧应变的人来掌管这个队伍。

  戴宗在官府牢城营做过负责人,熟悉官场和市井风俗,为人机敏,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正适合这个职位听朱武这么一解释,裴宣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朱武一笑,看着他的黑脸继续说道:“除此以外,宋大哥还有一层深意在里边,不知裴贤弟能否明白?”

  “哦?”裴宣摇摇头,“还请朱军师讲明白。”

  朱武给裴宣提起了春秋五霸的齐桓公和相国管仲的故事:

  当年,齐桓公与管仲一起讨论治国之道。管仲却和他讲起了养马的事情,他说自己以前养过马,然后问齐桓公养马这项工作什么最难?齐桓公感觉很好笑,就说养马有很多环节都很难,比如饲养、训练、治病等。管仲摇摇头说,不对,这些都不难,难的是扎马圈的围栏。齐桓公哈哈大笑,让管仲讲讲为什么。管仲说扎围栏难就难在选第一根木头,如果第一根木头选的是直的,那么以后再用弯曲的,围栏就扎不结实;同样,如果第一根木头用弯曲的,那么以后如果再用直的,围栏一样也不结实。国君治理国家也是一样,最困难的工作是用人,而用人过程当中最要紧的事情是选择好“第一个”。

  裴宣点头赞叹道:“军师说得透彻,小可明白了。管理细作眼线,就是要扎曲的围栏,而我这个人为人太直,一旦我管了一任,那以后的工作就不好做了,因此一定要选一个机敏圆通的人来做这第一任,才能把根底打好!”

  朱武不禁击掌大笑。裴宣聪明。

  时光荏苒,转眼又到了冬天。入冬以后,由于战事紧张,戴宗往来传递消息,事务过分繁忙,就交卸了这个差使。在戴宗之后,宋大哥和吴军师选的继任者是浪子燕青。

  这是朱武早就料到的。

  燕青上任那几日,正赶上连日鹅毛大雪。卢员外专门设了酒席,把平日里常来往的一干人都请来吃酒,也连带着给燕青贺喜。大家一边吃酒一边赏雪,正聊得开心,冷不防听见窗外山崩地裂一声巨响。在场众人无不大惊失色!

  要知这响声从何而来,且看下回“宋清设宴”。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梁山好汉鲁智深多少岁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