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毒死光绪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2017-04-08 16:13:19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光绪帝的死,到现在都认为是慈禧毒害的,而为何年轻的光绪帝会让慈禧萌生出要除掉的想法呢?而光绪帝的一个妃子珍妃也同样是慈禧害死的,而这些种种原因,也导致了慈禧有着萌生要杀害光绪帝的说法,而且光绪帝因为珍妃死的原因也伤心欲绝让自己的病情加重,也是直接导致了直接死亡,一起来看看慈禧毒死光绪的原因是什么到底如何吧。

慈禧毒死光绪的原因是什么

    光绪帝的真正死因究竟是什么?

  光绪帝的头发,证明其死于砒霜中毒

  不过这一切的真相,都在2008年被揭开了。

  早在1980年,清西陵的崇陵,也就是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合葬墓就被打开了。崇陵虽然被盗过,但是光绪皇帝的衣服和尸骨仍然还在,研究人员留下若干头发、遗骨和衣服等妥善保存。2003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小组用微型反应堆仪器中子活化法(核分析方法),测定了提取于光绪帝的两小缕头发,其方法是:将光绪帝的头发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方法清洗,自然晾干,剪切成1厘米长的截段,第一缕头发长度为26厘米,剪切成26小段;第二缕头发长度约为65厘米,剪切成59小段,逐一编号、称重和封装,入堆辐照后,逐段分析头发中的元素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光绪帝的两缕头发中的砷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且各截段含量差异很大。并且衣服上也有残留的砷元素,研究工作者解释是光绪尸体腐烂后体液渗出,砷元素也就留在了衣服上。

  这一检测结果,终于在2008年得到了公布。

  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等13位专家联合撰写的《清载湉死因研究工作报告》称,根据相关研究,常人口服砒霜60至200毫克就会中毒身亡。载湉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其胃腹部衣物上的砷是其含毒尸体腐败后直接侵蚀遗留所致,而其衣领部位及头发上的大量砷,则由其腐败尸体溢流侵蚀所致。

  按照官方正史的说法,光绪皇帝死于肺病。但是宫禁幽密,真实的原因永远也不会被公开。但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光绪皇帝的真正死因究竟是什么呢?有没有什么蛛丝马迹可寻呢?

  光绪临死前,为他诊治的是太医屈桂庭。据他自己自撰的《诊治光绪帝秘记》记载,光绪死前三天“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黄”,“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而光绪入殓也一反常规地由宫内太监办理,讳莫如深。

  但是这份绝密的笔记曝光之前,就有人认定一定是慈禧太后下令让太监将他毒死的。也有学者认为,由于袁世凯的叛卖告密,使慈禧镇压了维新运动。袁世凯担心慈禧死在光绪帝前面,害怕光绪重新执政,将会问罪于他,于是就与庆亲王勾结,打算废黜光绪,立庆亲王之子为帝,并且在光绪的药汤里下毒,打算毒死他。

  也有学者认为光绪是病死的。政治上的失意,长期的精神抑郁,更使他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相继出现。再加上珍妃在八国联军进北京时被慈禧投入井中,光绪帝的伤心欲绝更是加重了他的病情,逝世前一年已病入膏肓,直接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并发急性感染。

    光绪帝的死是慈禧毒害的吗

  不少史料都证明光绪死于慈禧的毒杀

  八国联军火烧北京城那段时间,有人在战火中整理了一本日记,叫做《景善日记》。《景善日记》有记载:七月十八日,洋人愈逼愈近。裕禄之兵在北仓杨村蔡村等地,大败三次,裕禄逃入一棺材店,继而自杀。李秉衡于十四日到河西,务用尽心力,以收集军队。而张春发、陈泽霖二人均不愿战,李遂仰药以死。荣禄入宫,报此消息于太后,君臣相对而泣,皆诸王公及拳匪所酿之祸,使吾国家至于此也。荣禄乃极聪明之人,自此并不表曝己之先见。老佛(即指慈禧)言:“出走不如殉国,并令皇帝亦殉之。”这表明慈禧太后早就有谋害光绪的野心了。总而言之,她不想让光绪死在自己的后面。

  胡思敬的《国闻备乘》也表示了怀疑:“德宗(光绪)先孝钦(慈禧)一日崩,天下事未有如是之巧。外间纷传李莲英与孝钦有密谋,予遍询问内廷人员,皆畏罪不敢言。”李莲英是慈禧太后的贴身太监,曾担任慈禧的御前女官的裕德龄在其英文版自述《瀛台泣血记》中提出,下手者就是大太监李莲英。裕德龄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她的话语也最为有力。

  1908年11月14日,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驾崩。光绪的死无论对于清朝还是全中国,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光绪皇帝4岁登基,16岁亲政,他这一生都和“变法”这两个字仅仅联系在一起。他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和中华民族被列强凌辱最为黑暗的时代,然而他励精图治,深刻了解中国与西方洋人之间的差距,主张洋务运动,精研西学,任用维新派人士,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希望救国家于危难。但是他这一生都被慈禧太后所掣肘,始终逃不开慈禧这个老妖婆的魔掌,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内甚至被慈禧软禁在中南海瀛台。一直到他悲愤地死去。整个变法维新不过历时103天,就被慈禧扼杀在摇篮里。  

    慈禧临终之前为什么一定要毒死光绪

  《清稗类钞》中也有珍妃被慈禧赐死的记载。《故宫周刊》还曾采访过亲眼目睹珍妃被害的太监唐冠卿,唐冠卿也力证是慈禧下令害死了珍妃,执行这个命令的是太监崔玉贵。崔玉贵清亡后,也坦然承认是自己奉慈禧之命推珍妃下井的,他还说:我不会忘掉那一段事,那是我经历的最惨的最惨的一段往事。回想过去,很佩服二十五岁的珍妃,说出话来比刀子还锋利,死在临头,一点也不打颤,我罪不该死!皇上没让我死!你们爱跑不逃跑,但皇上不应逃跑!这三句话多在理,咽得老太后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只能耍蛮,在冷宫里呆了三年,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了不起。(出自《宫女谈往录》)

  光绪或许能原谅慈禧对自己的十年幽禁,毕竟慈禧作过他名义上的娘,在宫中养大了他,并将他扶上皇位,这些对他的“好处”就和十年的幽禁相抵消,但光绪绝对无法原谅慈禧害死自己心爱的女人。即便是一个普遍男人,在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而让她遭遇横祸时,也是痛心疾首肝肠寸断的,而光绪作为帝王,大清的皇帝,却无法保护自己的女人,恐怕此后每想起此事,光绪的心都在滴血,要说光绪不恨慈禧,天下真的不会有人相信。

  珍妃被害时,年仅24岁,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龄,却命丧慈禧毒妇之手。在光绪得知珍妃被害时,“悲愤之极,至于战栗”(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第67卷),“悬妃之旧帐于密室,不时徘徊帐前,饮泣而已。”(王树栴《德宗遗事》)这是任何一个正常男人都会有的反映,而对慈禧的仇恨,从此刻起,便永世也不会磨灭。

  珍妃死后,为她惋惜的人极多,《光绪帝外传》的作者恽毓鼎就写有《落叶词》哀悼珍妃,其词为:

  金井一叶坠,凄凉瑶殿旁。

  残枝未零落,映日有辉光。

  沟水空流恨,霓裳与断肠。

  何如泽畔草,犹得宿鸳鸯。

  童年、少年时对光绪的严酷和不近人情,戊戌政变对光绪的幽禁,西狩前对珍妃的残害,回銮后仍将光绪羁押在瀛台。凡此种种,光绪怎能不恨她,光绪对她恨得深、恨得持久,恨得咬牙切齿永世难忘,这样才是正常的,而光绪不恨她,在她稍微示以宽松亲善,就把一切的深仇大恨都忘了,这才是不正常的。

  (2)。杀心早萌,杀机常在

  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就明白,仅仅这个政变,光绪与她之间就没有了重新和好的可能,所以从那时起,慈禧就一直谋划着废黜光绪,这个计划因种种原因未能实施,慈禧只好先维持现状,之所以维持现状,是因为慈禧确信,只要自己活着,光绪就翻不过她的手心,所以她也不急,可以慢慢再想办法、再等机会。当庚子年八国联军进逼北京,清兵屡战屡败无力阻止洋兵,慈禧感觉走头无路,准备自杀时,她就决定不能让光绪活在世上。此事《景善日记》有记载,其内容如下:

  七月十八日,洋人愈逼愈近。裕禄之兵在北仓杨村蔡村等地,大败三次,裕禄逃入一棺材店,继而自杀。李秉衡于十四日到河西,务用尽心力,以收集军队。而张春发、陈泽霖二人均不愿战,李遂仰药以死。荣禄入宫,报此消息于太后,君臣相对而泣,皆诸王公及拳匪所酿之祸,使吾国家至于此也。荣禄乃极聪明之人,自此并不表曝己之先见。老佛(即指慈禧)言:出走不如殉国,并令皇帝亦殉之。

  这段记载最重要的有两处,一处是最后一句:“老佛言,出走不如殉国,并令皇帝亦殉之。”就是说,还在此时,慈禧就已经决定,她自己若死的话,决不会留光绪皇帝活在世上。由此可见,杀光绪并不是将死之时的临时决定,而是一贯方针,就是不许光绪逃脱自己的掌握,自己要死,必将要拉上光绪,不会给他独自执政的机会。

  这处记载的另一重要之处,是“荣禄乃极聪明之人,自此并不表曝己之先见。”荣禄是一直反对用义和团攻打洋人使馆的,认为那样必会惹出大麻烦,慈禧却没听荣禄的话,一意孤行,既同时向十二个列强国宣战,又命义和团与清兵一起攻打洋人使馆,事情终于闹得无法收场,洋兵节节进逼京城,此刻,面对荣禄时,慈禧的心中肯定是既羞且愧,这时如果荣禄宣称自己早就说过如何如何,虽然没责备慈禧的意思,但宣扬自己的先见之明,也足以让慈禧在羞愧难以化解之下,对荣禄生出厌恶甚至杀心,这叫“恼羞成怒”,荣禄很聪明,小心翼翼的不触动慈禧的羞愧之处。

  在八国联军入京,慈禧仓皇西逃,继而感觉按老一套无法走了,国家必须维新方有出路,在此时,慈禧面对光绪时,心中自然也有羞愧的感觉,当然,慈禧绝不能当着光绪的面表露出羞愧,即便面对群臣有所表示,如《庚子国变记》中所写的“太后每见臣工。恒泣涕引咎。臣下请行新政,多所采纳。”那也是为挽回人心的一种需要,一种工作方法,决不是慈禧真的潘然悔悟,从此要洗心革面、发奋图强,另外,慈禧的“泣涕引咎”,假装十分痛悔,那也是掩饰羞愧的方法之一。而光绪并没有如老奸巨猾的荣禄那样,小心翼翼的呵护慈禧的羞愧,例如《近代稗海》的这一段记载,写慈禧在洋人走后重新回到北京时的作为以及光绪的表现:

  回銮未数日,大臣即议筹款建正阳门楼。光绪曰:“何如留此残败之迹,为我上下儆惕之资。”而慈禧却以诸臣之议为是。还召外优演剧。光绪说:“这是何等时光,还唱得什么戏。”被一小太监听到,怒曰:“你说什么?”光绪赶紧说:“我胡说,你千万莫声张。”

  这样一个爱说真话的光绪,估计经常在不留意时,让慈禧羞愧,慈禧以群臣之议为是,支持重修正阳门楼,除过她爱好奢华的特点外,恐怕也有护羞的逆反心理在作怪。光绪没有荣禄的心机,光绪也对慈禧恨得太深,尽管时时掩饰,但那种从内心深处的仇恨是很难完全掩饰住的,在一些小事上不经意的就会露出来,时时刺激慈禧的羞恶之心,使她时时牢记不能放过光绪,这样,在她自知将死之时,首先想到的便是先杀害光绪。

  三。光绪失败的韬光养晦

  光绪被幽禁之初,肯定是情绪激动、愤懑,也会采取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懑和反抗,但时间稍久、冷静下来之后,他会仔细的思考应该怎么办,最后他在无奈之际,采取了韬光养晦的办法,他假装屈服,愿意当个准囚犯,忍受屈辱艰难的活着,以求能避过被废或者被害的结局,熬到慈禧死亡之后复出。

  在历史上,身处劣势、面临危险而力所不及,无法与可能加害自己的人相对抗时,很多人都采取欺骗对手的办法,以种种假象麻痹对方,让对方对自己放松警惕,或者让对方取消加害的企图。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一是战国的孙膑装疯卖傻骗过庞涓,二是刘备灌园种菜骗过曹操,三是越王勾践用忠诚不二来欺骗吴王夫差,光绪在被幽禁之后,显然也想采用类似的办法,以意志消沉麻木不仁逆来顺受等办法,企图躲避过慈禧的迫害。

  《庚子国变记》中说:“帝既久失爱于太后,当逃乱及在西安时。尚时询帝意。回签后,乃渐恶如前。公使夫人人官。有欲见帝者,召帝至,但侍立不得发一言;帝不得问朝政,例折则自批之,盖借庸暗以图自全也。”

  《清宫遗闻》中,说光绪“归自西安(指庚子事变后从西安回銮北京后),尤养晦不问事,寄位而已。”就是说,光绪什么事也不管也不问,只希望先保住皇帝这个位子,免得多事惹恼慈禧,又谋划废黜之事。

  在此之前,立大阿哥欲废光绪时,光绪也是唯唯诺诺,慈禧说什么就是什么,慈禧让他退位,他就说愿意退位,此事《景善日记》有记载,说是慈禧命各大臣都到勤政殿恭候,等人到齐后,商讨给皇帝立嗣的上谕怎么写,所定的光绪退位的日子安排在新年的元旦。众人于是都来到勤政殿。慈禧来了之后,就命李莲英去接光绪。随后光绪就来了,先向慈禧叩拜。太后坐殿内宝座之上,招皇帝入殿,帝复跪下,诸王公大臣仍跪于外。“太后曰:‘进来,不用跪下。’令皇帝坐,又招诸王公大臣皆入,约三十人。太后重述前意(即废黜光绪立大阿哥为皇帝),皇帝曰:‘太后所说极是,我意亦同。”想来当此时,光绪帝只希望先保住性命而已,对于皇位,对于性命,都掌握于慈禧之手,被幽禁的光绪无能为力,只有保住一样是一样,而最重要的自然是先保住性命。

  光绪的养晦都是被动的养晦,是在无能为力时采取的消极办法,他的“不问事”,是因为慈禧不给他问事的权利,并不是他在有权利问事的情况下主动规避,让权与慈禧,另外,光绪一直不会装糊涂,他虽然不发一言,但总是冷眼旁观着一切,并偶然间说出一两句话,让慈禧或其他人知道他还极其明白,比如当袁世凯在朝堂上就立宪中的改官制问题大肆表演,为自己准备后路时,光绪就忍不住发言。这一段的事情大致是这样的:

  慈禧太后即命袁世凯进京,然后在储秀宫召集众官商议他的方案,将光绪皇帝也请了出来。袁世凯振振有词的解释自己的方案,说:“皇上太后明鉴,改官制须得先行,立国会不妨稍后。宪政之行,上下阻力必大,阻力的来源便是旧官制,旧官制不打破,官员们人人为自己的利益而争,立宪之事如何能顺利施行。立国会却不用着急,当待民智渐开,各项法律制定完成之后,方可实施。如今《国会法》、《选举法》都没有制定,光凭说几句话就能把国会立起来吗?”

  慈禧对立宪一窍不通,袁世凯一番说辞,似乎很有道理,但她总感到那儿不甚妥当,却又一下子说不出来,所以就绷紧了脸不说话,铁良、荣庆等却立刻发言,驳斥袁世凯的方案,不过,袁世凯在提出这个方案之初,早已想好了对付反对意见的办法,铁良荣庆却是临时寻找理由,因此,被袁世凯三言两语,轻轻的就将他们说倒,驳得两人返不上话来。此刻的袁世凯如坐春风,满脸得色,奕劻、载泽、徐世昌等又在一旁为其叫好助威,越显得袁世凯气势如虹,袁世凯趁铁良等锐气受挫之时,爬下“咚咚”叩首,说:“请皇上、太后速下决心,以立内阁,为我大清万世皇图就此奠定基石。”

  慈禧犹豫未决,正自沉吟。坐在旁边的光绪却是旁观者清,看清楚袁世凯要利用改官制,以奕劻做傀儡,自己从中渔利,致使今后即便自己复出,也对其无可奈何。光绪猛然间就冷笑起来,大声说:“袁世凯,你的心思我全知道!”

  袁世凯大吃一惊,吓坏了,冷汗直冒。他忙垂下头,不敢和光绪的目光相接,心下一个劲想:“我的心事皇帝怎么会知道,这可怎么得了?”(《黄花赋》第三十九章)

  光绪的一句:“袁世凯,你的心思我知道。”与其养晦的本意大相径庭,养晦是麻痹敌人,让敌人对自己放松警惕,光绪却是提醒袁世凯:“我心中明白着呢,你最好小心点。”袁世凯得此警告,不将光绪帝看作将来的大威胁那也由不得自己了。

  慈禧在将死前的一段日子,曾假装对光绪关心,勉励他鼓起精神,并让他慢慢开始接触一些敏感问题,比如选择大臣等问题,有谕旨也让他审阅,似乎有交权的意思。此时戊戌政变时与康有为等人一块出逃的维新党人王照归国,并自首投案,慈禧别有用心地问光绪该怎样处理,此时光绪就犯了一个大错误,他不愿违背自己的良心,要求保住王照的性命,王照的命保住了,光绪自己却暴露了对百日维新时那些旧人的顾念眷恋之情,为慈禧毒杀他埋下了伏笔。

  这一事《慈禧与光绪宾天厄》中有记载,原文如下:

  当维新党人王照由外国归,投案自首时,太后问帝应如何处置,此人以前乃太后所欲杀之者也。帝思之良久,言请赦其命。太后曰:“我本想绕他性命,但想听你的意思何如,我深晓得,你极恨康有为等人,所以我怕你定要办王照的死罪。”

  对百日维新中曾帮助光绪变法的那些人,慈禧是一直恨之入骨的,没逃走的戊戌六君子被慈禧毫不犹豫地砍了头,逃走的康梁等人,一直到慈禧死,也不赦免他们。当预备立宪开始,慈禧装出一幅维新的样子,四处搜罗人才为立宪做各种准备工作。此时大臣瞿鸿机翼为慈禧真的改掉了以前扑杀维新变法派人士的劣行,就趁慈禧高兴之时,借机奏道:“太后,如今上下一心,行立宪大事,康梁二人一向负有才名,可否赦其大罪,命其回国为立宪效命?”

  慈禧正言笑晏晏,一闻此言立刻敛了笑容,默然不语。瞿鸿机吓得不敢再说。

  但隔了一段时间,遇慈禧心情不错时,瞿鸿机又再次小心翼翼的提起,当第三次提起此事时,慈禧终于发怒了,将烟袋一扔,狠狠说道:“康有为梁启超乃是小人之才,专会造谣惑众,以博才名,这样的人最是可恨,绝不能赦免!”

  对康梁是这样,过去的仇恨决不相忘,对王照怎能例外呢,或许光绪明显知道这只是慈禧试探自己,但他仍旧不合时宜的表示了对王照地关心,这让慈禧怎能不大动杀心呢。慈禧说“我深晓得,你极恨康有为等人,所以我怕你定要办王照的死罪。”这话说得十分明白了,光绪只有极恨康有为等人,才是慈禧希望看到的。王照过去是光绪的帝党人物,与以慈禧为首的后党作对,慈禧岂能“怕”光绪杀了他,真是天大的笑话!

  总之一句话,光绪的韬光养晦做得十分失败,他不善于伪装,不善于掩饰自己真正的想法,在慈禧精明无比的眼睛里,光绪不得已下的那一点点养晦样子,根本骗不过她。或许慈禧在拿王照之事试探光绪时,有饶了他命的打算,究竟慈禧也要为大清的将来着想,不可能完全置大清的命运于不顾,但是光绪在处理王照的事情上没能让慈禧满意,慈禧于是最后下定了杀他的决心。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水瓶座男生成为渣男的原因是什么
  ☑ 摩羯男太宠爱巨蟹女了是什么原因
  ☑ 家庭不顺是不是风水的原因有什么说法
  ☑ 家中常出现争吵的风水原因有哪些
  ☑ 风水解析房子越住越不健康什么原因
  ☑ 床头不开窗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