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秋冬养生保健知识你知多少?

时间:2017-02-22 14:35:59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其实养生是为了让身体变得健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养生是必不可少的,而养生也需要懂得很多知识,只有我们掌握了养生的正确知识,才能让更加懂得如何运用中医来养生,那么中医秋冬养生保健知识你知多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秋冬养生保健知识你知多少?

  中医秋冬养生保健知识你知多少?

  中医秋冬季养生保健的知识你知多少呢?

  收气:

  气指的是呼吸之气,如果有气喘或咳嗽,则是肺气不收不降的表现。肺气不收有两种原因:一是受了外邪,肺气受到寒气逼迫就要上逆来抵抗,这时不能单纯收肺气,需要先发散外寒,常用药有麻黄汤、桂枝汤等;第二个原因是肺气本身不降,这时一般没有感冒发烧等症状,身体也没有酸、懒等不适,可以将枇杷叶、杏仁、浙贝各10克用水煎服,有降肺平喘之效。

  收神:

  神气不收可能会出现心烦、失眠等症状。中医认为心藏神,但心要藏好神,必须和肾相交,否则心神就会漂浮而难以入睡,严重时会伴有心烦。给心神不收者推荐一个《内经》中的方子——半夏秫米汤,该方只有半夏、高粱米两味药,可以各取20克,用水煎服,煎煮半小时以上即可服用,能够安神化痰。如果伴有心烦,可以服栀子豉汤,即栀子、豆豉各10克用水煎服,能够清心除烦。

  收涎:

  中医将唾液中比较清稀的部分称作“涎”,它具有润泽口腔的作用,并有助于食品的吞咽和消化。《内经》中说:“五脏化液……脾为涎”,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涎液能润泽口腔但不溢出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出现流口水等症状。想“收涎”需要先健脾,小儿流口水可用白术、茯苓、冰糖各10克,共研为末,放入瓷碗中,加水100毫升,入锅蒸30分钟,取药汁分3次服;成人流口水可用白术、益智仁、茯苓各10克水煎服,有健脾收湿之效。

  收汗:

  很多人有汗出的异常,有人白天出汗,有人夜间出汗,还有人头部出汗。一般来说,白天出汗的属于阳虚不固,可以将黄芪、生牡蛎、山茱萸三味药煎水服;夜间出汗多属阴虚不敛,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来缓解;头部出汗多是体内有郁滞,建议找医生具体辨证分析。

  收液:

  液指的是肠液,肠液不收则表现为腹泻,腹泻又可以导致体液的丢失。秋季是腹泻的高发期,经常腹泻者,建议用赤石脂30克、苍术10克用水煎服;还可用手围绕肚脐做逆时针揉腹,有健脾涩肠的功效。

  收精:

  精如果不收,就可能表现为遗精、遗尿。为什么会这样?那时因为我们肾的收藏功能正在下降。如果患者没有出现舌苔厚腻、口苦、小便黄赤等湿热下注的症状,那就应该要考虑怎么去补肾固精了。遗精者可取桑螵蛸10克煮水服,遗尿者可取益智仁10克煮水服,二者分别有固精缩尿之功。除此之外,还可艾灸关元穴(肚脐直下三寸),每次10分钟,每日1次,也可以起到固肾敛精的作用

  

  关于秋冬季中医养生的知识你知多少?

  一、立冬养生法则:

  1、宜进补,要先引补

  天冷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同时也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

  所以,立冬后要适当进补对御寒很有好处。

  立冬后进补要给肠胃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所以要做好引补。比如食用性质温和的花生红枣汤、生姜炖牛肉等。此外,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好选择。小麦粥可以养心除烦,芝麻粥可以益精养阴,萝卜粥可以消食化痰,茯苓粥可以健脾养胃。

  2、寒伤肾,注意养肾

  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养肾不妨多泡脚,经常泡脚就可刺激脚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以及踝关节以下各穴位,从而起到滋补元气、壮腰强筋、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以及延缓衰老的功效,可以防治各脏腑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便秘、脱发落发、耳鸣耳聋、头昏眼花、牙齿松动、失眠、关节麻木等症。

  因此民间有“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的说法。

  3、睡懒觉,利阳气生发

  俗语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立冬过后,早睡晚起更有利于养生,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早晨最好等太阳升起后再起床,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使头脑更清醒、灵敏,早睡晚起更适合老年人。

  4、多运动,强身健体

  冬季锻炼不可少,适量的运动可增强身体抵抗力来抵挡疾病的侵袭。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锻炼前热身活动很重要。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适量练习,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此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禁止做剧烈运动,如打球、登山等。

  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但不要穿着过厚,避免大汗淋漓,以微微汗出为宜。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要做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哮喘等患者,应选日照充足的时间段外出锻炼,避免寒冷的刺激,以免诱发旧疾。

  5、调情志,平和心神

  在冬季,人体的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时期,因此,冬季养生要注重于“藏”,藏的意思是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

  专家建议: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同时,要多晒太阳。

  因为冬季天黑的早,光照时间短,也是易使人产生抑郁情绪的一个原因,因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

  立冬的养生应做到精神安静,精神上要豁达乐观、合理用脑、保持良好心态。要保护阳气,不过度消耗阴精。

  6、晒太阳,预防疾病

  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应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进行日光浴须注意保护头和眼睛,以免由于过度曝晒引起头晕目眩、倦怠乏力。也不宜在空腹、饱腹和疲劳时进行日光浴,以免引起头晕等不良反应。

  立冬时节进行日光浴,应特别注意不可过度曝晒,以免紫外线辐射过度引起人体皮肤衰老,甚至患上皮肤癌。

  立冬节气如何养生保健

  二、立冬养生5大食谱推荐:

  1、白萝卜炖羊肉

  材料:

  羊肉500g,白萝卜200g,山楂2个,生姜、葱、料酒、胡椒粉、盐、食用油适量。

  做法:

  先将羊肉洗净,用开水焯一会,白萝卜也去皮洗净,切块,生姜切片,葱切段;锅里倒油,下姜葱、羊肉、白萝卜翻炒,然后加入料酒、胡椒粉、盐和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至肉烂入味即可。

  功效:

  补脾肾,壮筋骨,助消化,御风寒。

  2、花生煲猪蹄

  材料:

  猪蹄500g,花生、生姜、盐、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先将猪蹄洗净,切块,油锅烧热后将姜片爆香,放入猪蹄炒香,然后加适量水,加入花生,加入调味品,慢火煲2个小时左右,待猪蹄、花生软熟即可。

  功效:

  滋补阴液、补益气血。

  3、黑芝麻粥

  材料:

  粳米50g、黑芝麻25g。

  做法:

  将黑芝麻炒熟研末备用,粳米洗净与黑芝麻入锅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成粥即可。

  功效:

  补益肝肾,滋养五脏。

  4、核桃红参炖鹧鸪

  材料:

  核桃肉80克、红参3-5克、鹧鸪1只、猪瘦肉100-150克、生姜3片。

  做法:

  核桃肉洗净;红参切片;鹧鸪宰杀净,切块,置有姜片的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氽水”);猪瘦肉洗净,切块。将各汤料放入炖盅,加入冷开水1000毫升(约4碗量),加盖隔水炖3个小时便可。进饮时方调入适量食盐。此量可供3-4人用。

  功效:

  有温肺益气、补脑益智、补肾固精、养肝乌发的作用,尤宜秋冬交替时节养生之用。

  5、霸王花百合煲猪肺

  材料:

  霸王花70克、百合50克、蜜枣3个、南杏15克、北杏10克、猪肺1个、猪碎骨100克、生姜3片。

  做法:

  猪肺由喉部灌入清水,揉擦干净,反复多次,洗净,切块,下镬稍炒片刻。余各物浸泡。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4~5人用。

  功效:

  有滋阴润肺、除烦化痰的功效,并男女老少皆宜。(风水www.azg168.cn)

  

  中医秋冬季养生保健的25大知识你知多少?

  第1方:南瓜益气止咳

  秋冬天寒是呼吸系统高发季节。南瓜含有丰富的VB,VC,蛋白质,胡萝卜素,有润肺益气,化痰排脓,治咳止喘作用。秋冬常吃南瓜可预防咳嗽,预防寒冷引起的呼吸系统问题。

  第2方:常吃红薯健脾胃

  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因此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以及和胃功效。 秋冬季节更适宜多吃。

  第3方:早起喝一碗姜汤

  秋冬季节到了,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取姜切成薄片,3-5片放入碗中加红糖或者蜂蜜1-2勺,热水冲开,喝上一杯,一整天身体热乎乎,御寒保暖,特别适合容易感冒手脚冰凉的朋友,小朋友们也可以喝。

  第4方:香蕉敷脸舒缓敏感

  有 些朋友皮肤比较敏感,容易出现红血丝,取香蕉一根捣烂然后敷在脸上等10分钟左右,用洋甘菊手工皂洗干净,因为洋甘菊含有修复皮肤,提高皮肤免疫力 的作用,一般20天左右皮肤就会修复的很好,这种方法又方便,简单,并且效果非常好,敏感皮肤的朋友少吃海鲜,多吃水果蔬菜,会好很多。

  第5方:经常熬夜用枸杞

  枸杞一小把、红枣3-4粒。放入玻璃杯中,以开水冲泡服用,或者用水煮沸后服用。注意:如果熬夜后口干舌燥很严重,或者火气很大的话,可另加白菊花1-2朵一起冲服。红枣可先剪开,然后再进行冲泡。

  第6方:蜂蜜祛痘痘

  蜂蜜具有较好的滋润和抗菌功能,取少量蜂蜜点在痘痘部位,会有不错的改善哦。

  第7方:洋葱清理体内垃圾

  洋葱的纹路看上去像人体细胞。研究表明,它能清除身体所有细胞里的垃圾物质和危害性的游离基,增强新陈代谢能力,抗衰老,预防骨质疏松,是适合中老年人的保健食物。

  第8方:花椒洗脸去黑头

  用花椒熬水,去除花椒,用滤出的水洗脸,花椒水可以很好的杀灭螨虫及其他细菌,对预防和减少黑头有很好帮助。

  第9方:皮肤瘙痒用香菜

  用新鲜的香菜和白酒混合,然后浸泡两个小时,最后用这种液体来清洗瘙痒的位置,能够很快的起到止痒的作用。

  第10方:苹果帮助消化防辐射

  吃苹果能帮助消化。且苹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脂肪等。苹果具有防辐射的作用,苹果的成熟需要大量的日照,能有效吸收阳光中的射线。

  第11方:用橘子敷脸去皱纹

  将橘子洗净,连皮一起捣烂放入碗中,加入蜂蜜及少许医用酒精,搅拌均匀后,放入冰箱2-3小时,取出即可使用。每天早晨和晚上涂抹在皱纹处就很好用。

  第12方:脖子背上长痘用绿豆

  有些朋友脖子后面,背上容易长痘,可以用绿豆碾碎加水,涂抹痘痘,对痘痘恢复有帮助。

  第13方:绿茶防止眼干

  常喝绿茶、乌龙茶或铁观音.茶叶含丰富胡萝卜素,能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对经常接触电脑的人有保健作用,不但能减少电脑辐射对人体伤害,还能够预防干眼症。

  第14方:白萝卜治冻伤

  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等各种维生素。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 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坚持一周,皮肤就可以恢复原样了,以后冬天也不会再犯了,有冻疮的小伙伴去试试。

  第15方:米醋治好灰指甲

  用米醋泡病甲20分钟左右,会有效抑制甲下真菌的存活,降低细菌、真菌和微生物的存活和扩散。

  第16方:腹泻用大蒜保准好

  秋冬季节,寒气入侵腹部或吃坏了东西,常会出现腹泻,教你一招,用茶叶一包10克左右(铁观音就可以),大蒜一头(是一大头,不是一小瓣哦),煮水,一次性喝下去,一天连喝2-3次,保准好。

  第17方:鲜奶祛斑效果很好

  鲜奶敷脸:准备一小杯鲜奶,用化妆棉吸满鲜奶,敷在脸上十五分钟左右,取下,用清水将脸上的牛奶洗净。有各种斑点的亲们建议试试这个。

  第18方:头屑用鲜姜洗发

  把 鲜姜切片倒入锅中煮,水温后洗头,用手轻轻按摩头皮,然后再用清水冲干净,毛巾擦干,很有效的减少头屑。

  第19方:失眠小妙招

  核桃仁、黑芝麻、桑叶各50克。捣烂如泥,做成丸,每丸3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适用于失眠较久的人。

  第20方:白醋对脚气脚臭特别好

  用温水加白醋,用10:1的配比泡脚,每天一次能够有效缓解脚气的症状。另外平时注意鞋子的透气性。

  第21方:痔疮用盐水坐浴

  用淡盐水+温水晚上坐浴一次,10分钟左右,一般1-2个周期就可以轻松消除了,且后期不容易复发,另外平时多吃水果和蔬菜,少饮酒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后期就不会再犯了。

  第22方:口腔异味喝酸奶

  每天喝90克酸奶,80%的人口臭会大有好转。这是因为酸奶的细菌抑制了口腔中腐烂菌的活动,使舌苔数量减少,臭味自然会减轻。生活上多注意一下,不要经常熬夜、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

  第25方:便秘轻松解决

  用大米、小米各2~3两,加红薯4~7两,熬成红薯稀饭,晚饭前后食用,翌日早上,大便即可缓解,收效之速,胜过医药,且可常食,无副作用。吃一段时间的红薯,便秘可以消失。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美容养生馆名字大全 怎么给美容养生馆起名字
  ☑ 最适合属马人的养生方法 属马朋友一定要知道
  ☑ 春分养生要注意什么?2019年春分日子好吗?
  ☑ 2019年春分会出现回南天吗?春分养生有何注意事项?
  ☑ 春季吃什么蔬菜最好养生
  ☑ 春天养生知识大全 春分时期养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