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的对联故事

时间:2015-03-20 11:02:11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徐渭,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是绍兴府山阴人。徐渭在明朝的时候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以及军事家,下面来看看这徐渭的对联故事吧!

徐渭的对联故事

徐渭的对联故事

  徐渭妙联设圈套

  雨阻行人,谁是行人之友?(徐渭)

  天留过客,我为过客之东。(富豪)

  ——富豪蒙然属对徐渭

  有一天,徐渭在街中闲逛,忽然听闻三数个秀才谈论城中一个富豪,那富豪孤寒成性,很难在他手中取得好处。他还自命高才,喜欢人前吟诗作对卖弄高雅。那几位秀才还打赌说,谁能设法能吃那富豪一顿,他们便愿作东道,宴请那人再吃一顿。徐渭笑道:“我这就去。”徐渭去到那富豪家门前,窥见那富豪在内,就故意高声吟出上联。那富豪听闻上联,心想:谁又找我对句?如此寻常的对子,难不到我!于是随口对答下联。徐渭一听,趁机走进堂中,富豪见来人竟是个小孩,不觉摇头,但是刚才自己是请人家进来的,只好攀谈起来。徐渭往椅子上一坐,又吟道(见下)。

  宾既来兮,足下且设鱼肉宴;(徐渭)

  客已至矣,厨中苟呈肚肺汤。(富豪)

  ——富豪再蒙然属对徐渭

  富豪一听,心想:这小孩也不知天高地厚,还敢出这等三流对子来再考我?!于是又信口答对下联。徐渭听个真切,哈哈一笑,然后回头对富豪的家仆喝道:“主人既已下命,还不快去下厨准备?”富豪此时方知上当,但言已既出,驷马难追,只好打掉牙往肚里吞,硬着头皮请徐渭大吃了一顿。

  徐渭高才对县令

  二人土上坐;(乌县令)

  一月日边明。(徐 渭)

  ——徐渭应对乌县令

  绍兴新来了一位姓乌的县令。他年轻有为,十分骄矜。听说当地名士徐文长学问过人,很不服气。有一次,他邀一批乡绅叙饮,并要徐文长同去。徐文长已经年老,听说新知县年轻有为,会一会他也好。席上,乌县令乘着酒兴,出了一个上联要徐文长答对,联曰:“二人土上坐;”徐文长对曰:“一月日边明。”接着县令又出(见下)。

  八刀分米粉;(乌县令)

  千里重金钟。(徐  渭)

  ——徐渭应对乌县令

  徐文长略一思索即对下联。乡绅听了无不称好。乌县令又出一对(见下)。

  海晏河清,王有四方当做国;(乌县令)

  天寒地冻,水无二点不成冰。(徐  渭)

  ——徐渭应对乌县令

  徐文长看着屋外的冬景对答下联。乌县令听了,暗暗佩服,但还不肯服输。便说:“我再出一联,对不出要罚酒三杯,如果对出,罚我三杯。”于是又出上联(见下)。

  笑指深林,一犬眠竹下;(乌县令)

  闲看幽户,孤水立门中。(徐  渭)

  ——徐渭应对乌县令

  徐文长应声对出下联。乌县令无奈,只得饮酒三杯。本来事情这样结束,也恰到好处,可偏偏乌县令负气不认输,定要压倒徐文长。这时,门外一个麻子佣人踏雪送酒进来,因他脚穿钉鞋,雪上留下一个个园点,好象麻点。乌县令便不顾身份,即景出一上联(见下)。

  钉鞋踏雪变麻子;(乌县令)

  皮袄披身装畜生。(徐  渭)

  ——徐渭应对乌县令

  徐文长听了,很替那佣人抱不平,心想:你出对难我无妨,去侮辱佣人实不应该。既然这样,我也要替这佣人出出气了。他抬头看见乌县令年纪轻轻,身穿大孤裘,洋洋得意地自斟自饮,就随口对答下联。徐文长下联一出口,满座一阵哄笑。乌县令下不了台,于是羞成怒。这时,正巧一只老鼠窜堂而过。乌县令急中生智,忙走到徐文长跟前说:“徐老先生,我再出一联给你老先生对对”。随后念道(见下)。

  鼠无大小皆称老;(乌县令)

  包有雄雌总性乌。(徐  渭)

  ——徐渭应对乌县令

  徐文长一听就知道他不怀好意,心想:你身为县令,既然不知自爱,那也就决不给你留一点面子。于是一拱手陪笑说:“乌县令,我斗胆对下联了”!这时众乡绅见他们刀去枪来,实在坐不住了,但又不好走掉。只见徐文长对以下联。至此,乌县令满脸羞惭,无以对答,只好假装酒醉,拂袖退席。

  徐渭急才对酒令

  有一天,徐文长和六位文人一块喝酒。这六人事先商量好,想捉弄一下徐文长。那位年纪大的文人说:“喝酒要行酒令,我作令官。今天的酒令是,各人说一个典故,要和桌上的菜肴有关。说的出的拿去吃,说不出的没的吃。按年龄大小一个一个地说。”七个人中,徐文长最小,菜只有六样,显然对徐文长不利。

  首先令官说:“姜太公约鱼。”说罢就把那碗鱼抢到了自己面前。

  第二个人说:“时迁偷鸡。”说着便把鸡肉端了。

  第三个人说:“张飞卖肉。”边说边把猪肉端去。

  第四个人说:“苏武牧羊。”伸手把羊肉端过。

  第五个人说:“朱元璋杀牛。”话音未落,把牛肉端了。这时桌上只剩下一碗青菜。

  第六个人说:“刘备种菜。”把青菜也端了。

  于是令官说:“不要客气,大家各吃各的吧。”六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看徐文长,他们很得意,都哈哈地大笑起来。

  这时徐文长不慌不忙地说:“且慢,我还没有说呢!”接着,两手把袖子一捋,做好手势,大声说:“嘟!秦始皇并呑六国。”一下把他们面前的菜肴统统都搬到了自己面前。六个人无话可言,只好对徐文长说:“佩服,佩服!”推荐阅读:有关对联的小故事

  徐渭哑联戏知府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知府)

  一掌平平,五指两短三长。(徐渭)

  ——徐渭手语应对杭州知府

  传说徐渭书画出名后,杭州有一知府向他索画未达目的,便亲自找他出对联句,想借故奚落他。那知府首先指着六和塔出此上联。徐渭摆摆手没有作声,知府以为他无对,又出一联(见下联),知府又以为他对不上,正要发作,徐渭说:“我这是手语对‘一掌平平,五指两短三长’。”知府一听,无话可说,只得以礼相待。

  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知府)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徐渭)

  ——徐渭手语再应对杭州知府

  据说家居山阴的徐渭,曾为生活所迫,到杭州卖诗卖画,一时声名鹊起。当地知府看不起这位“新秀”,便召他同游西湖,并借葛岭的保俶塔为题,抒发才华抱负之不凡,以顶针格出了上联,命徐属对。徐渭听了,一言不发,只是用手指了指苏堤的锦带桥,在空中画了一个圈,然后两手平摊,向上一举。知府以为他对不上来,更加看不起他,徐见了笑道:“你是口出,我是手对,意思就是:‘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对句采取同样顶针手法,就地取景,就景生情,表达了自己广阔的襟怀和豪情壮志。据说那位知府听了,哑口无言,悻悻而去。推荐阅读:中华对联故事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经典好听对联故事
  ☑ 经典对联故事集锦
  ☑ 经典对联故事精选
  ☑ 经典的民间对联故事
  ☑ 好听的民间对联故事
  ☑ 民间对联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