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婚嫁习俗大全

时间:2015-10-29 16:24:03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在中国,不同地方的人是有不同的风俗习惯的。那么你知道客家婚嫁习俗是怎样的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以下文章了解一下吧!

客家婚嫁习俗

客家婚嫁习俗大全

  客家结婚习俗

  1、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2、看妹子。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3、写庚帖。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客家一旦有媒人上门提亲,第一件事就是考察男女双方的“八字”是否相合。按照客家传统的婚姻观:合,则令后子孙康健,恩爱同心白头借老;不合,则家境不宁,妻离子散,家庭解体,因而它是婚姻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八字又分“草八字”和“红八字”。草八字,是指媒人最初向女家讨取的八字帖,由于多书于草纸上,故称“草八字’。另外还有一种用嘴说的,称作“口八字”。两者都不属于正规的八字帖。“红八字”则不然,它是将男女双方的八字写在很正规的红纸封套内,表示两家正式定亲。

  客家合八字,是请专门的“八字先生”进行查看和确定的。

  解放以前,客家另有一种合八字的土办法,即不通过“八字先生”的查看,而直接由男家把双方的八字装入碗中,放于水缸之内,缸口用盖封严,经一日夜,再揭开看视。如果二碗相偎相倚有并蒂之势,那么说明这对新人的八字相合;反之,则不然。男家讨取女方的八字帖后,通常要和自己的八字帖一起,双双压于家中神龛的香炉下,让家中的天地神灵和历代先祖再作考察。若八字合不来,家中便会出现某种不祥的预兆。当然,以上这些都属旧的封建礼俗,早已为现代客家人所摒弃。另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等陈旧观念,也不再作为客家人择偶的重要标准。

  4、编红单,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5、定亲,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6、看家方,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7、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8、过礼。过礼是在结亲的当天上午(或前一日)进行,也就是由男女双方互相交换结婚礼物。首先由男方选年轻健壮的男子数名,作为前往女家的送礼之人。这些人装扮洁净,相貌英俊。礼物多为用红墨水点染过的花生、鸡蛋、核桃,以及一个完整的猪头和数十把挂面。关干猪头,客家人有专门的顺口溜述说它的好处:“猪头扁尖,换你屋里的大毛辫。”女方回礼实际是娘家的。

  炎陵县的客家人的婚嫁习俗

  炎陵县的客家人,太多数是在清朝顺治至乾隆期间,从福建,广东,江西等地迁徙而来的客家人。他们除了保持客家方言外,婚嫁上也保留客家人的一套习俗。

  在以轿子为交通工具的年代,客家人们婚嫁喜事中有配轿对们习俗,即男方派轿子到女方接新娘时,要在轿门上贴上半边对联,女方出亲前,得把轿对的下联配上后,才能鸣炮出亲[意为成双配对]。倘若女方到了该出亲的时候还配不出轿对的下联,那末吹鼓手们就去吹请一次,女方主人就得打发一次红包,所以吹鼓手们也希望男方的轿对上联出得难度太一点,他们可以多捞几次红包。为了应付配轿对,女方事先就会恭请本族中的读书良郎担任司翰一职以免到时配不出下联,不仅多出了红包,还出了本家族的丑。女方家族中的读书人也乐意去邦忙,乘机可以显露一下自已的文才。

  早年,笔者曾听长辈讲过配轿对的故事,说的是一张姓与叶姓联姻,当时张姓出的轿对上联是;

  张清河旗擎清道鼓奏河岳旗鼓张张迎淑女;

  在这上联中,把张姓的姓,张姓的堂名[清河堂]分别嵌入轿对的上联之中,而且一连用了三个张字。据说女方的司翰先生感到棘手,吹鼓手们巳经是三吹三请,还没有想出个头绪来.这时司翰先生口踱着方步,信步来到太门口,只见嫁妆中一油漆梳妆台上摆有两面圆镜,圆镜上贴着剪纸的红花绿叶,这位司翰先生顿生灵悟,转身捉笔飞快写下了轿对的下联;

  叶南阳镜挂南窗花插阳台镜花叶叶照良人

  女方主人太喜过望,即令放炮出亲.

  再是哭嫁,即将出嫁的客家姑娘,在男方接亲的人来到女方家后就开始哭嫁.哭嫁是新娘子在即将离开娘家时向亲戚朋友诉说难分难舍的心

  情.哭嫁得即兴编词,因人而异.音调低沉婉转悲切,太有长歌当哭的韵

  味.这时新娘的长辈或亲友们,就要拿上数额不等的现金或贵重的纪念品送给新娘.客家人把哭嫁得来的钱物称之为’’哭脸包’’,是姑娘所有的私房钱.但哭嫁仅限于出亲前这段时间,.所以有的姑娘为了多捞几个’’哭脸包’’,就约好她的伴娘和女友邦助她去寻找她的亲戚供她哭嫁.一个村庄里谁哭嫁得了多少’’哭脸包’’也是妇女们喜欢议论的一项内容.现在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基本还保留了这一习俗.推荐阅读:关于塔塔尔族的结婚习俗

  客家人的婚嫁习俗

  大行大嫁

  解放前男婚女嫁全由父母作主,凭媒婆说合。婚姻牵线人(即媒人),由媒人去活动,男方经媒婆说合后,男方的母亲带着儿子和媒婆一起去看女子,称“看妹子”。

  看妹子有时去几个人,除去上述3人必须去外,还要请“眼镜”(做参谋的人)。这时男女双方可以在没有外人的房间里谈话,或送礼。男送一对戒子(有钱人家是金戒子,一般人家是送银戒子),女的送男的一条手巾。这次男方要送给媒婆一个小红包,“看妹子”成功与否都要给女方“面花钱”,付误工费给媒人。正式定婚时,女方为女儿办“嫁妆”。旧时的嫁妆很讲究,嫁妆分“半嫁妆”和“全嫁妆”两种。一般家庭的人办“半嫁妆”,只有富家女儿才有办“全嫁妆”。

  “半嫁妆”必须备有女儿的衣着、橱、柜、桌、椅、餐具等。有女婿的衣服、头帽、鞋、袜,男家父母、父兄、兄妹的衣料和鞋袜。其中不可缺少的是女儿、女婿的衣着用具。“全嫁妆”除了半嫁妆所有的东西外,还要为女儿配置死后用的棺材、金罂,此两种东西要用红布包着。(红色即是好的兆头)。

  出嫁时辰和入男家大门时辰由地理先生择日子而定。

  结婚前一天,女方以男方的酌礼办酒席,宴请女家族戚和亲属,这叫做吃“轿下酒”。

  迎亲这一天,男方组织人马,擎着灯笼,灯笼上写男家姓氏,彩旗、鼓乐队、抬着新娘轿,轿子里装着新娘穿的罗帕。小舅子也坐轿子,有钱人家连婢女都坐轿子,此时媒人坐的轿子先行。吹吹打打列队去迎娶新娘。轿队是媒人轿先行,跟着是新娘轿,小舅子坐的轿子在后面。有钱人连做伴娘的都有轿子坐。接着是抬嫁妆的,随后是去吃酒的娘家族戚。吃酒的都是女客,人数一般都是1—2台桌的人数。

  如果男家时辰还不到,要在路上休息若干时间等良时到才进大门。

  新娘进了大门后,由牵新郎、新娘的人带到厅堂里拜堂,行三拜礼。一拜天地,行一鞠躬;二拜祖宗又一鞠躬;夫妻对拜,再一鞠躬。礼毕,新郎新娘进洞房,到洞房花烛时举行“饮合欢酒”的仪式。然后夫妻参拜长辈,向男家家长参拜,鞠躬。随后,亲朋好友陆续前来祝贺。

  到了午餐时,亲友们入席喝喜酒。这时男方的家长及新郎新娘要给亲友们斟酒和敬酒。到了晚上,本村人,亲友们都来闹洞房,本地人叫“搞新娘”。婚后第二天早餐后,男家送丈母娘、伴娘、媒人婆回家。

  婚后第三天本地人叫“三朝”。新娘要走外家,由新郎陪同去叫“新姑丈上门” ,新娘在外家住几天后由其母亲送女儿回男家。

  童养媳

  “童养媳”的内容,本书另有文章介绍.

  二婚妻

  女人离婚后,想再结婚的人叫“二婚妻”。旧时此种人结婚形式与大行大嫁有所不同。她再嫁时不能从娘家祖祠的正大门出,不许放鞭炮,要在屋外的杂间或竹林下换衣服后才可上轿。

  本地人的风俗是女人结婚后能够和丈夫白头到老,视为美好圆满的婚姻。若女人因多种原因而离婚,这种女人是“衰命”。她们再回到娘家居住会受族人、本屋人的鄙视。可以说家门不幸有辱祖宗。也不知从何年代起作出了对这类再婚女人一种惩罚性的规矩,此规矩在解放后已废除。

  男人第二次结婚

  本地人对没有结过婚的男青年叫“青头子”,对结过婚的男人再娶妻就有人挑拣了。

  第二次结婚的男人,他们结婚时仪式相同。但是对曾经死过老婆再结婚的人,要做下面的仪式后才能睡觉。

  新婚晚上睡觉前,新娘要面对丈夫死去的前妻穿过的鞋和睡过的枕头跪拜。先跪鞋后跪枕头。跪拜时口中要念:阿姐,前世姻缘,我嫁给xxx做妻子,请你不要做鬼捉弄我,我认你为阿姐,请保佑我们生活平安······。床上放三个枕头,丈夫的枕头放在中间,前妻睡过的枕头放在左边,新娘睡的枕放在右边。新娘对枕头跪拜完毕才可睡觉。第二天晚上就不要做此种仪式了。

  上述这种仪式是表示尊重前妻,给新娘子一种精神安慰。如果新婚之夜没有做这种仪式,结婚后万一遇上夫妻、家人不团结或生病等,就会被人绘声绘色地说三道四,认为是死去的前妻做鬼捉弄他们,说得活灵活现。

  隔山娶妻

  此种婚姻形式是客家人地区特有的婚姻形式。多见于有华侨的地方。松口地区旧时有这种婚姻事例。他们多数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华侨。他们多侨居外国,已成家立业,而家中房产需要人看管,或老人需要人服侍,也有依然孤身只影,只是无钱在外成亲(有外出之前,原本有童养媳的,便无须请媒人了)行娶嫁礼仪,讨回一个“看家婆”(也叫屯家婆)。结婚时,多以公鸡为替身,由人抱着公鸡与之拜堂。看家婆过门后,便“生是某家的人,死是某家的鬼”了。享有普通客家妇女的一切权利和义务。依靠田产和侨汇维持家计。

  等郎妹

  等郎妹是客家地区一种独特的婚姻制度。等郎妹与童养媳不同的是:童养媳进门的时候,已有“未婚夫”;等郎妹进门的时候,还没有“未婚夫”;要等她的家娘以后生育一个儿子给她做丈夫。有的要等几个月,有的要等许多年,也有的等不到只好“守活寡”。也有等不到儿子改作养女,或另嫁,或招赘的。抱养等郎妹与抱养童养媳的动机基本相同,他们都怕日后无钱为儿子娶媳妇。不同之处是还希望借 “等郎妹” 带“喜”来能等出一个儿子。推荐阅读:关于赫哲族的结婚习俗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简析本命年习俗
  ☑ 2021年适合婚嫁的属相 牛年不适合结婚的生肖
  ☑ 属鼠的人2020年农历二月运势 属鼠本命年有什么习俗
  ☑ 对繁琐习俗非常反感的生肖女
  ☑ 黄历2020年婚嫁吉日
  ☑ 2020年适合婚嫁的属相 2020年结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