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时间:2015-10-14 17:35:59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阿昌族的宗教信仰是怎么样的呢?阿昌族的宗教与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阿昌族信什么教呢?下面是有关阿昌族的宗教信仰是什么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阿昌族风俗习惯有哪些2.jpg

阿昌族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阿昌族的宗教信仰

  鬼魂神灵的崇拜

  梁河、潞西地区阿昌族多半信奉鬼魂、神灵,在他们的观念中,神与鬼并没有明确区分,认为自然界的日、月、山、川、巨石、怪树等等,莫不具有灵魂,而各种鬼魂、神灵都蕴藏着超人的力量。不过,它们还有善、恶之别。恶鬼、恶神有致人疾病,祸害人类以及牲畜、家禽的魔力。比如太阳鬼、月亮鬼、狮子鬼、狼鬼、毛虫鬼、藤子鬼、饿痨鬼等,都是些凶恶的鬼魂,人们提到这些恶鬼时,有的会谈虎色变,有的则深恶痛绝。人们迷信被太阳鬼、月亮鬼“咬着”,就会眼睛痛;被藤子鬼“咬着”,就会生疮;被毛虫鬼“咬着”,全身会起红疙瘩;被琵琶鬼“咬着”,就会肚子痛;被琵琶鬼“咬着”的小孩会死;牲畜被狼鬼“咬着”,就会害瘟病,且蔓延全村寨,所有牲畜都会得瘟病而死;被野山神“咬着”的手会呆呆不动等等。可用来驱瘟避灾的主要方法,是向有关鬼神献祭一点饭菜,烧一些纸钱。灵验与否,那就只有问当事人了。

  善鬼则能保佑人们免受灾难,给人带来财富和幸福。如“榜”鬼能助人生财致富,“谷期”能使粮食丰收,山神能保护山林和山地农作物生长,土鬼能使农作物生长旺盛,猎鬼能帮助人们捕获猎物,但“善鬼”的善良也不是绝对的,“得罪了它”也会被“咬”。

  这些恶鬼善鬼是阿昌族先民在无法解释自然力和自然现象时产生的崇拜对象,在敬畏或痛恨之余,就设法驱恶崇善。讨好恶鬼,为平息它们的作祟,酬谢善鬼,为祈求他们的保佑。人们每年都要定期或不定期杀宰牲畜祭献,每当节日庆典或遇上天灾人祸或瓜葛不顺之事,都要备酒肉饭菜和其他物品祭献,如梁河地区每年耍几次狮子灯就是为驱逐使牛马遭瘟病的狼鬼。

  阿昌族原始宗教祭祀的主持者有“莫陶”,卜卦师以及“掌塞”三种。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阿昌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内容之一,在许多阿昌人家,家堂上设有供台,放着香烛、供品供奉墙上挂着的祖宗牌位和“天地国亲师”以及灶君。他们认为祖先有三个魂,一个魂留在家里,设家堂供台,过年、农历七月初一、八月十五祭祀,有的人家每逢初一、十五烧香祭祀;一个魂送上坟,每逢清明祭献;一个魂送到父母处。阿昌族的“清明会”、“烧包会”都是祭祀祖先的活动。他们认为祖先的鬼魂是保佑子孙后代的,但在某种情况下,他们也会回来“咬人”,因此,梁河、潞西地区祭“大家鬼”、“小家鬼”和“灵”。许多鬼魂都有来历,他们有的栖息在家堂的神台上,大部分鬼魂供在“塞”内,“塞”是梁河、潞西一带阿昌族村寨供全寨人祭祀的神舍,内供“瓦告早”(寨头官,大都是砍草立寨的有功之人),还供土主、山神、土地、孤寡的仙人,每年全村共同祭祀三次。

  户撒地区的阿昌族除崇拜祖先外,还祭“色曼”、“山神”、“谷魂”、“太阳神”。“色曼”又叫“招先”,即“寨神”。各村寨都要在村寨旁长得高大茂密的大树下竖一块大石头为“色曼”的标志,他们认为“色曼”能阻挡一切恶鬼进入村寨,能保佑全寨人畜平安,每年春耕和秋收时全寨先祭“色曼”。一些人家还祭“版清”(即“太阳神”),神舍立在各家屋边,由各家主祭,目的是为了求得幸福。

  “大家鬼”

  “大家鬼”,阿昌语中叫“阿靠玛”,有的认为所有死去的祖先合伙回来“咬”人,便称为“大家鬼”;有的认为是已死祖先中的一个亡魂经常回来“咬”人,便称“大家鬼”。

  “小家鬼”

  “小家鬼”,阿昌语叫“阿靠炸”,名姓都有,据说也是认为祖先鬼魂回来“咬”人。

  “灵”

  “灵”,据说如果娘家的人得罪了已出嫁的姑娘,她死后的鬼魂要回娘家来“咬”人,这就是“灵”。

  笃信小乘佛教

  户撒、腊撒地区的阿昌族普通信仰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只求自我解脱,自我超生,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佛教,是与“普渡众生”的大乘佛教相对而称的。户腊撒地区的阿昌族因为与傣族为邻,受傣族影响,也崇信小乘佛教。户腊撒地区的佛寺、佛塔,其造型也与傣族的相似,但多为清代建筑。据此推测,阿昌族笃信小乘佛教,大约不会晚于清代。

  户撒地区自明洪武年间被划为西平侯沐英的私庄,派部属驻守屯垦以来,大量汉族进入这一地区与阿昌族杂处,全方位地与阿昌族交汇融合,使这一地区阿昌族文化色彩斑斓,宗教信仰多元性特点突出。过去这一带有六寺、六会、九摆、九塔、四十七奘,其内容形式包括了汉传佛教、道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户撒的皇阁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为道佛合一的寺庙,是汉族、阿昌族等各民族善男信女长期以来朝拜的圣地。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户撒地区具有更浓厚的色彩,户撒地区阿昌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约公元15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这一地区,其教派、教规、宗教仪式、宗教节日及其名称方面与傣族相同,此外,经书用傣文抄写,和尚讲经说法用傣语和巴利语。宗教节日在民族节日中占较大比例。文革期间,民族宗教受到严重冲击。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不断得到落实,被毁坏的寺庙、佛塔得到重新修复重建,逃到国外的僧侣返回故地,开始正常的宗教活动。推荐阅读:怒族的名人有哪些

  

  阿昌族宗教信仰有什么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阿昌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内容之一,在许多阿昌人家,家堂上设有供台,放着香烛、供品供奉墙上挂着的祖宗牌位和"天地国亲师"以及灶君。

  户撒地区的阿昌族除崇拜祖先外,还祭"色曼"、"山神"、"谷魂"、"太阳神"。

  道教

  道教在阿昌族地区的影响也很大。大约在明代,道教便传入了阿昌族地区,明将沐英率兵入滇后,在今德宏陇川户撒乡以东建成了著名的道观皇阁寺,它后来逐步变成了阿昌族地区最著名的道教圣地。

  皇阁寺曾于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1806年(清嘉庆十一年)、1864年(清同治十三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重修。解放前夕,内有道士居住,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主持朝拜玉皇大帝仪式,念诵玉皇经,并画符念咒,为人民祈福禳灾。

  有关道教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因为道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与道家是决然不同的两码事。道家所讲的道学不是宗教,也不主张立教。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源流,被后世的张道陵等人奉为“经书”,并不是“太上老君”为布道而写的经书。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近年来,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兴趣,也使得道教获得更多关注。

  道教教义中虽有道学成分,但远远不足以代表道学精神,远远不足以传达老庄思想,二者万万不可混同。推荐阅读:门巴族的名人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阿昌族民居特点
  ☑ 阿昌族的风景特色
  ☑ 阿昌族的民族风俗
  ☑ 阿昌族服饰特点介绍
  ☑ 阿昌族的节日有哪些
  ☑ 阿昌族的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