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丧葬文化
丧葬在不同的地区就会有着不一样的体现,不一样的风俗。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中原丧葬文化是怎样的吧!
中原丧葬文化
中原墓葬形式
1.洞穴土葬
洞穴土葬是居住在洞穴(天然洞穴)中的原始人类在洞穴中就地用土埋 葬死者的一种方式。这种以居地当墓地的形式,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古老的埋 葬方式。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洞穴下室中发现的三人合葬墓,说明早在距今
18,000 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已出现洞穴土葬习俗。江西万年仙人洞
两次发掘,在洞中发现 5 具人体遗骨;广西桂林甑皮岩洞内灰土层中发现 18 具人体遗骨。这些现象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南方一些地区洞穴遗址中, 尚保持着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土葬习俗。
2.平地土葬
平地土葬是指不挖墓坑、在地面上直接堆土埋葬。此种葬俗始见于新石 器时代中期前后,至西周时期则获得了新的发展。新石器时代的此类墓,一 般是将死者陈放于地面上,不加葬具,摆放好随葬品后即掩土覆埋。黑龙江 昂昂溪遗址曾发现一座用沙土掩埋的此类墓,安徽潜山薛家岗遗址墓葬也见 到类此的表现,长江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都有这种葬俗的流行。西 周时期也见到此类平地土葬的习俗,但埋葬内容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安徽屯 溪发现两座用河卵石在平地上堆出墓葬范围,然后陈放随葬品堆土掩埋的墓 例,墓内未见人骨痕迹。江苏句容浮山果园、溧水乌山、金坛鳖墩等地发现 的一批西周时期土墩墓,埋葬方法和随葬情形均与屯溪墓雷同。以上情况表 明,平地土葬这种古老葬俗在西周时期的长江下游一些地区不仅十分盛行, 而且也赋于了新的发展内容。平地土葬事实上也标志了中国“坟”的习俗。
3.竖穴土坑墓
竖穴土坑是指垂直从地面下挖成葬坑。将死者纳入坑内,摆放好随葬品 和其它殉祭物后再用土掩埋死者,直至将葬坑填平,这是中国墓葬形类的主 流,是丧葬习俗中最常见、最流行的一种埋葬形式。竖穴土坑墓按墓坑开掘 的平面形状大致可区分出长方形、方形、圆形、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 殊异形、无规则形等等。
长方形墓 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三代最常见、最流行的墓型。属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发现的此式墓 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实例,它们说明了此式葬俗的发生与流行,在中国至少已
有 8000—9000 年的历史。新石器时代的此型墓,规模一般不大,长宽度多在2×1 米左右。个别特殊者,如四川西昌礼州新石器时代的此式墓,最长者达8.5 米,属于一种地方变异现象。夏商周时期的此式墓,随死者生前的地位 身份而显示出明显的差别。一般平民百姓墓与新石器时代的规模差不多,部 分属奴隶主贵族阶层的此型墓规模通常较大,最大者占地面积达 20 多平方 米。此型墓大多是一坑一人葬,新石器时代亦多见一坑两人以上的合葬,西 周时期则出现异穴并坑的合葬。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墓地发现一例未见 尸骨仅有随葬品的此型墓。福建昙石山、广东佛山河宕、增城金兰寺等新石 器时代贝丘遗址发现的此型墓,是开挖在贝丘堆积层中的长方竖穴“土坑” 墓,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此地区因地制宜的一种独特葬坑习俗。
方形墓 墓坑方正或接近方形,包括个别圆角方形在内。方形墓始见于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阶段。陕西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临潼姜寨、 华阴横阵、华县元君庙、渭南史家等仰韶文化遗址中的多人合葬墓大多开掘 成此形。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的崧泽、良渚文化也都发现有相类的此型合葬墓。显然,这是中国 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用于合葬的常见墓型,但在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中的半 山、马厂型遗址发现的单人墓,由于大多拥有较多的陶器随葬,为便于陈放, 故墓坑亦流行方形。夏商周三代主要流行一人一坑葬,故方形墓极为罕见。 殷墟侯家庄西北冈商代王陵区曾发现有零星的方形墓。商代的车马合葬墓, 由于陈放马车全体的缘故,葬坑也大多开掘成方形或接近方形。商代的方形 墓在埋葬性质上与新石器时代同形墓显然不同,应是对新石器时代方形墓的 一种新的发展。
圆形墓 平面呈圆形或基本圆形。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发现的此型墓,表明此种葬俗迄今至少可上溯至距今 8000—9000 年。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阶段目前尚未发现此型墓。从新石器时代 晚期龙山文化阶段开始,此型墓开始呈现勃兴的趋势。河北邯郸涧沟龙山文 化遗址中曾发现数个此型墓,其中一个径约 1.8 米,深约 0.6 米,在一层红 烧土下有十具人架无次序地叠压着,个别发现头部被砍痕迹,均为男性青壮 年和五到十岁的儿童。另一圆坑埋人架五具,男女老幼兼有,摆放紊乱,或 身首异处、或呈挣扎状。甘肃齐家文化墓葬发现的此式墓,是利用废弃的圆 窖穴作墓坑,如皇娘娘台 27 号墓便是利用一灰坑埋葬两具人架。显然,新石 器时代晚期的此形墓表露出较浓烈的被遗弃和贱葬的色彩。商代也发现有类 似的圆形墓,安阳殷墟后冈遗址发现的杀殉坑或认为是祭祀坑,其平面形状 便是圆形的,坑内共埋人骨个体达 73 人之多,分三层掩埋,均是青年男女和 儿童或婴儿。商代的圆形墓在形状和含义上可能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此型墓 有某些关联,但所持有的埋葬内容和寓义,则绝非新石器时代此型墓所能包 容和囊括的。
亚字形墓 是一种有大型方形或亚字形墓室,带四条长墓道,全形如古 文字中的亚字的大型墓葬,或称十字形墓。此型墓始见和仅见于商代,其形 制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殷墟侯家庄西北冈王陵区发现的此型墓,其中最大 的一座墓室面积约 330 平方米,加上墓道,总占地面积达 1800 平方米,墓深 亦达 15 米以上。西北冈王陵区迄今已发现 8 座此型墓。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 非殷王而莫属的王墓。山东益都苏埠屯发现此形墓一座,是殷墟以外地点发 现的唯一墓例,它被推定为薄姑国方国君王之墓。商代的亚字形墓均出现在 商代晚期,而且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中国历代墓葬种类中独一无二的形式,也是从远古到西周期间迄今所见规模最宏大的墓型。
中字型墓 墓室是一个大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前后各开掘延伸一条长墓 道,墓葬全形象汉字“中”的外形故名。此型墓始见于商代晚期,流行于商 代和西周两朝。河南安阳殷墟和辉县琉璃阁商文化遗址中已发现十多座此型 墓,河南浚县辛村、北京房山琉璃河、陕西西安张家坡等西周遗址中亦先后 发现此型墓。在此型墓中,规模最大的当数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其墓室面 积近 170 平方米,加上墓道,全墓总面积达 340 平方米。这是在形制规模上 仅次于亚字形的大墓,墓主的身份毫无疑问都是商周时期的大贵族,如西安 张家坡新近发现的此型墓,据随葬铜器自铭及其它共存现象分析可知,其是 西周时期大贵族井(邢)叔的墓。
甲字形墓 墓室一般也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或方形以及特殊变异形的横 穴洞室,墓室一端延伸出一条墓道,全墓平面约呈“甲”字的外形,故名。 据目前资料看,甲字形墓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已初见早期形态或雏型, 这便是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中所见的凸字形墓。真正确立和成熟 的形态始于商代。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遗址发现的凸字形墓, 墓室是横穴掏洞,外延竖穴墓道,这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带墓道的墓,已 初具甲字形墓的雏形。甘肃齐家文化中也发现类似的凸字形墓,一般是横穴 洞室外延一条梯形或长方形的竖穴墓道。此类墓有单人葬和合葬,死者是一 般氏族成员。商代晚期是甲字形墓确立和发展、规模最宏大、随葬最讲究的 时期。安阳殷墟侯家庄西北冈王陵曾发现七座,河南罗山蟒张也发现 1 座, 前者的墓主是王室成员或贵族,如传说司母戊大铜鼎所出土的甲字形墓,据 鼎中铭文记述,墓主是武丁王的配偶即王后司母戊(妇妌),后者是诸侯方 国的君主或贵族。陕西宝鸡茹家庄等遗址发现的此形墓,说明西周时期也流 行甲字形墓习俗。从茹家庄墓地发掘的两座此型墓,结合出土遗物和铭文情 况看,可知墓主是当地的贵族■伯。
殊异形墓 指一些形状较特殊和奇特的墓。据简略的报道而知,湖南彭
头山文化中的墓葬见有椭圆形和勺形。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 1986 年发掘
的 1193 号大墓,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 7.68 米,宽 5.45—5.25 米, 墓室四角各延伸出一条长墓道,平面形状呈“■”形。这是琉璃河墓地迄今 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和唯一带四条墓道的墓,墓的平面全形也是商周墓葬形 制中绝无仅有的。据形制特点、随葬铜器罍、盉的铭文记录和其它出土现象 观察,该墓墓主显然是西周时期燕国中一位地位显赫的燕侯君主。河南洛阳 东郊摆驾路口 1952 年发掘的几座西周墓,形制也比较特殊,其墓室大体是呈 长方形的竖穴土坑,较特殊的是在墓室一端延伸出来的一条墓道均作曲尺 形,这种墓形也是西周墓葬中极为罕见的。
无规则形墓主要是指无一定墓圹,出土于灰坑(垃圾坑)中的墓。此类 墓始见于仰韶文化阶段,陕西西安半坡、华阴横阵、邠县下孟村、华县泉护 村、河南陕县庙底沟、临汝大张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均发现有此类墓。此类墓 的死者埋葬时没有一定的墓圹和固定葬式,大多依附在较规整的灰坑中。龙 山文化阶段也发现不少此型墓,陕西西安客省庄、河南洛阳矬李等龙山遗址 并不乏在灰坑中埋人的现象,所埋者,有的较规整并有随葬品,有的骨架凌 乱,一无所有。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和殷墟文化诸遗址中发现的数量较 多的此型墓,说明夏商时期继承了前代的传统,较普遍地流行着这种葬俗。 西周时期已基本上见不到此型墓例,说明此种葬俗已逐渐被社会所淘汰。从不同时期此类墓所反映的埋葬现象观察,此类墓原来应是一种无圹穴的下 葬,是一种没有正式埋葬含意的遗弃葬,墓葬的死者大多应是凶死者、贫贱 者和奴隶。《周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 不树,丧期无数”,这种葬之中野、不封不树的习俗实质上便是一种无埋葬 意识的遗弃葬,其与考古发现的灰坑遗弃葬应是一脉相承的。
4.土洞墓
是一种横穴的掏洞墓,按掏洞形式和整体平面形状可分凸字形、日字形 和窑洞形三类。据考古资料揭示,中国土洞墓习俗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直 到西周时期均有流行,其分布范围主要局限在黄河上游和河西走廊地区,山 西晋东南地区和陕西关中、西北地区其流行发生的时间迄今至少可上溯到公 元前 2600 年至前 2300 年时期。从横穴掏洞的形式看,土洞墓显然带有旧石 器时代天然洞穴居的遗风,其最早的渊源或与洞穴居有关。
凸字形墓墓底平面呈凸字形,分墓室和墓道两部分。墓室多是横穴土洞, 平面多呈圆角长方形或椭圆形,周壁平直,顶部收成穹窿顶或弧顶;墓道为 竖穴土坑,长短不一,平面多是梯形或长方形。墓室和墓道之间,通常见用 木棍、木板或石块、石板封堵。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半 山型、马厂型和齐家文化中,属仅流行于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墓葬习俗。
日字形墓墓底平面略呈日字形。墓室与墓道的长度相等或基本相等。墓
室平面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和圆角长方形等,洞室横掏而成,周壁从下 而上收拢成弧形拱顶;墓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平面大多呈长方形或近似方 形。墓室与墓道之间一般用石板封堵。主要分布在甘青地区和陕西西北地区 与关中地区,始见于甘肃兰州土谷台马家窑半山型文化中。甘肃玉门火烧沟、 青海大通孙家寨、青海互助总寨、甘肃永昌双湾三角城、陕西扶风刘家、长 安沣西大原村、长武碾子坡等遗址先后发现的此型墓,说明其在夏商西周时 期的大烧沟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沙井文化、先周和西周文化时期均 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夏商周时期此种葬俗在上述诸文化中流行 传播的意义和程度。此型墓又称偏洞墓、偏洞室墓、偏洞式墓、横穴洞室墓 和竖井侧穴墓等等。
窑洞式墓是一种单室的横穴掏洞墓,没有墓道,均是利用废弃的窑洞居
址为墓室,仅见于山西夏县东下冯二里头文化遗址,该遗址共发现七座此型 墓。是相当于夏纪年时期该地点独具的一种葬俗。
5.瓮棺葬
这是一种以陶容器为敛葬棺具的墓葬,用作棺具的陶容器种类有瓮、缸、 钵、罐、盆、瓶、鼎、豆等等。瓮棺葬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陕西西乡李 家村发现的瓮棺葬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瓮棺葬,距今已有 7000—8000 年的 历史。仰韶文化时期瓮棺葬习俗十分流行,是当时对夭折的幼童实行的一种 主要葬俗,其一般多葬在居住区内,原因是死者尚未成年不被当成氏族成员 故不得埋进氏族墓地。另出于灵魂观念和亲子的情感将幼儿葬于健在的亲人 身边,在葬具上凿出供弱小灵魂出入的小孔,使幼儿随时得到照顾,但也有 埋入氏族墓地的。除幼儿瓮棺葬外,仰韶文化时期也见有成人瓮棺葬,成人 瓮棺葬则被认为是对凶死者的处理。仰韶文化的瓮棺葬主要发现于陕西地区 如半坡、姜寨、北首岭遗址、郑州洛阳地区如王湾、大河村、偃师诸遗址。 在陕西临潼姜寨、河南鲁山邱公城、伊川土门等遗址均发现成人瓮棺葬。龙 山文化阶段,瓮棺葬习俗在安阳后冈等遗址仍见延袭。在长江中游大溪、屈
家岭、广东西樵山、云南宾川白羊村等遗址,也都有瓮棺葬俗的流行。商代 的瓮棺葬主要是采用砸碎陶容器上铺下垫的形式来作为小孩专葬,故亦称陶 棺葬。西周时期也有瓮棺葬俗实例。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西周时期的瓮棺葬, 大多是埋在房基之下,故或被认为是与房屋建筑宗教迷信活动有关,可能是 具有奠基作用。据考古发掘资料显示,瓮棺葬虽然有着悠久的发生和流行历 史,但此种习俗的分布流行区域范围比较固定,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中、上 游地区、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流域部分地区以及西南地区。
6.悬棺葬
是将死者棺木悬置在悬崖峭壁上的墓葬。棺木放置方式因时因地而有不 同,或利用峭壁间隙架设棺木;或在峭壁上凿孔,插入木桩固定承托棺木; 或利用天然岩洞及人工凿洞来盛放棺木。葬具多为独木凿成,呈长方形,少 数则以独木舟船为棺。葬式见有一次葬和二次葬。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悬棺 葬是福建崇安武夷山的一、二号船棺葬,其年代经测定为距今 3400—3800 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时期。
中原敛葬方法和习俗
是指收敛尸体的各种具体措施或方式、方法。其中包括尸骨处理、尸体 包装、葬式处理、特殊设施、特殊葬仪、随葬物品、殉葬家畜或人等等。
1.尸骨处理
常见的方法是一次葬、二次葬、归葬和火葬。 一次葬是对死者进行一次性的埋葬处理,下葬时一次完成所有程序并构
成死者安息长眠的最终形态。考古学的所谓一次葬概念,通常是指死者尸骨
有一定的客体如土坑、洞、棺具等的依附,尸骨保持着第一次敛葬形态未经 二次变动的墓葬。一次葬,尤其是土坑一次葬,是中国传统敛丧中最主要、 最流行的埋葬方式。一次葬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湖南澧县彭头山文 化遗址发现的长方竖穴土坑一次葬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一次葬,距今约有
8000—9000 年的历史。裴李岗文化遗址发现的墓葬,基本上都是一次葬,是黄河流域所发现的最早的一次葬墓例。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次葬以单人独坑 为主,但开始出现双人合葬的墓例。仰韶文化时期也是以单人独坑一次葬为 大宗,但双人或多人合葬的一次葬比例有所增加。龙山文化时期,单人一次 葬占墓葬的主流,双人或多人一次葬仅属个别现象。夏商西周三代,独坑单 身一次葬是墓葬制度中最基本甚或唯一的形式。
二次葬是指人死后将尸体停放在某一个特定地方,待肉体腐烂后再收骨 正式埋葬。这是对死者尸体或遗骨分别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处理的敛葬方 法,故又称迁葬或洗骨葬。二次葬的含意或认为是:为了达到死后与家人团 聚,为使死者和生者生活在一块,对死者表示关怀和敬畏以及出于氏族迁徙 或氏族公共墓地清理等等。考古资料表明,二次葬的习俗要比一次葬更为古 老,且二次葬绝大多数是与合葬相联系的。北京山顶洞下室发现的山顶洞人 墓葬,被认为是一种三人二次合葬的墓。据此而知,中国二次葬的习俗至迟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已发生,距今约有 18,000 年左右的历史。湖南澧县彭 头山文化遗址、陕西西乡李家村遗址等发现的二次葬或二人以上的二次合 葬,说明新石器时代早期二次葬习俗已获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仰韶文化 时期是二次葬最风靡繁荣的时期,陕西半坡、北首岭、姜寨、横阵、元君庙、史家、河南淅川下王岗、山西芮城东庄村、湖北郧县大寺、安阳后岗等仰韶 文化遗址,除了发现单人二次葬外,大凡合葬墓,均以二次葬为主要形式。 如陕西华县元君庙、渭南史家墓地是二次合葬墓比例远远高于二次单身葬和 一次葬的典型墓地。华阴横阵村除了发现单坑二次葬外,还出现一种大坑套 小坑(即在一个巨大的坑内同时并排数个多人二次合葬坑)的现象,或认为 这是当时同一血缘纽带关系的一种表明。二次葬习俗在河南鲁山邱公城仰韶 文化遗址中也被应用到成人瓮棺葬中。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 山东大汶口文化、南京北阴阳营文化、黑龙江新开流文化、广东石峡文化等 也都不同程度地流行着二次葬习俗,表明这种习俗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 主要的葬俗之一。广东石峡文化的二次葬均是单人葬,没有其它地区习见的 二次合葬或集体迁葬,体现了该文化二次葬的独特地方特色。值得指出的是: 在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墓葬中,还出现了一种成人二次瓮棺葬习俗,这是 二次葬中较为罕见的现象。夏商西周时期,二次葬在中原地区呈现销声匿迹 之态,这恐怕与国家组织和制度的诞生、氏族制度解体以及龙山文化时期中 原地区便已不兴此俗的传统等等因素直接相关。但在西北地区的甘肃寺洼文 化中则尚见孑遗。
归葬这是一种一次葬和二次葬同时应用到一个墓体——即在同一墓穴中 既有一次葬的尸骨,也发现二次葬的尸骨。这显然是以一次葬者为主,而二 次葬是围绕着一次葬对象而归入墓穴中的,故此种混合葬亦称为归葬或带附 葬。此种葬俗始见于仰韶文化时期。陕西华县元君庙仰韶文化第 405 号墓发 现合葬人架 12 具,其中一具仰身直肢的小女孩是一次葬,其余 11 具男女骨 架显然是二次迁进归葬的。或认为这反映了以女性为中心的制度。黑龙江密 山新开流发现四座归葬墓,墓主葬式见有直肢或屈肢一次葬两种,墓内或见 到一至四人的二次归葬。如七号墓,墓主是成年男性,仰身屈肢,墓坑东部 堆放着属二次葬的四具人骨。山东诸城呈子大坟口文化第 57 号墓,合葬人架 三具,分三层叠葬,第一、三层人架是成年男性,均仰身直肢一次葬,有随 葬品;第二层是一成年女性,为二次葬,缺下颌骨、右侧尺骨、桡骨和全部 手指骨,两腓骨、肱骨与股骨折叠,无随葬品。江苏吴县草鞋山良渚文化墓 葬第 198 号墓也发现相类似的归葬习俗。以上考古发现表明,新石器时代的 归葬习俗,是一种反映氏族成员亲缘关系的习俗,更是一种反映氏族制度变 化和不同性别成员身份地位变化的社会风俗。夏商西周三代基本上见不到这 种习俗的痕迹。
火葬是对死者尸骨焚烧火化的敛葬方法。中国古代迄今的火葬习俗一般都是以一次性将人体遗骨焚烧成灰状后收敛于容器中陈放的面目出现。这种 形式的火葬,据目前考古发现看,应是从火烧尸骨但仍存骨架形,并进行敛 葬的形式演变而来的。烧尸存骨敛葬的形式,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现已 发现两例。其一是江苏常州寺墩遗址三号墓,该墓的火葬办法是先在陈放死 者的墓坛中于尸体的头前和脚后,各铺垫十多件玉璧,然后放火燃烧,待火 烧至将灭未灭时将死者放进火圈中,再围绕墓坑的四周放玉琮,并在死者的 头前脚后摆放陶器和其它玉器,最后盖土掩埋;其二是上海青浦金山坟遗址 一号墓,从出土现象看是仅限于焚烧死者尸体而不烧随葬品,焚烧的程度是 尸骨显露出青灰色即止,烧尸后在墓内陈放随葬品然后填土掩埋。以上两例 焚尸墓均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墓葬,它们的发现说明,焚尸的习俗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便已发生,这种早期的焚尸习俗尽管与后来的火葬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但在事实上却开了火葬习俗的先河,很可能是后世火葬习俗 发展的直接前身。《墨子·节葬》:“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 登遐。”这一记述反映的应是严格意义的火葬。这种火葬,据文献记载,曾 在古代居住在西北地区的氐羌族中实行过,其葬俗的含义是祈求灵魂乘火升 天而使死者得以永生。近现代的中国壮族人则将非正常死亡的人实行烧骨成 灰葬法。而据考古发掘资料看,甘肃临洮寺洼文化也曾发现过一座具严格意 义的火葬墓,墓中出土陶器七件,而在其中一件灰陶罐中发现有经火葬存留 的骨灰,罐口盖以砂石片。显然,陶罐中的人骨灰是墓主本人。这是一种先 实行火化再施行土葬的特殊葬俗,是真真正正体现了火化与安葬意义的火葬 墓。寺洼文化的绝对年代约相当于商周时期,或认为其即是古羌人的遗存。 以上情况表明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中国古人的丧葬除流行一些起主导 作用、具普遍意义的葬俗外,亦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带有地域色彩或民族特色 的葬俗,这些特异的葬俗对研究中国古代的葬俗流变无疑也是具有不可忽视 的意义的。
2.尸体包装
是指敛葬时根据死者生前的经济条件而进行的相应的敛尸办法。其内容 即包括诸如小敛、大敛中的穿寿衣入棺,陈置棺椁等等。宋人司马光在《书 议》中指出:“凡敛葬者,孝子爱亲之肌体,不欲使为物所毁伤,故裹之以 衣衾,盛以棺椁,深藏于地下。”这基本上道出了生人为死人敛葬的真谛。 用衣被包裹,用棺椁围罩,这便是对尸体进行包装。尸体包装的习俗大约从 有墓葬开始便随即发生,随着墓葬内容的变化发展,尸体包装习俗也相应发 生变化发展。从远古至三代的衣被裹尸习俗是一直流行着的,但由于长年累 月,衣被物大多难以完整存留,故尚难以作进一步细论,此仅重点介绍各种 不同的棺具应用习俗。
石棺这是使用石块、石板等堆砌在死者四周以及上下,形成棺、椁状的敛俗。石棺、椁大多是在已掘好的竖穴土坑内堆筑,个别则是在地面上直接 堆筑,故石棺葬大多是附属于竖穴土坑内的一种特殊棺具葬。石棺的萌芽, 最早见于仰韶文化时期,陕西华县元君庙第 458 号老年男性墓,在长方形土 坑墓内的四周二层台上,堆放了三至四层的砾石,形成了最早的石椁形态, 其与后来的石棺相较,只是少了铺垫石和盖顶石。甘肃景泰张家台发现的属 马家窑半山型文化的墓地,是一盛行石棺墓的墓地。这里的石棺墓,石棺四 壁大多由一整块石板围立而成,棺底同样也铺设整块石板,棺盖则由数块板 石拼成,这是西北地区目前仅见的石棺墓。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的石棺墓, 则是陕西龙山文化中仅见的。属大汶口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的石椁墓,在山 东日照东海峪遗址也有发现。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早期的石棺墓,近年在江苏 灌云大伊山发现了 37 座,这是中国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石棺葬,距今约 6000 年。台湾卑南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也十分盛行石板棺具。辽宁凌源牛河梁 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石棺墓,是以竖置的石板或平垒的石块构成墓圹周壁, 墓身长宽度约仅容尸身,墓顶以石板或石块封盖。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的 石棺葬例之一,其对后来该地区石棺葬的发展流行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 响。内蒙古、辽宁等地区夏家店文化遗址发现的石棺墓、石椁墓,吉林西团 山遗址发现的石棺墓则表明在商周时期的中国北方地区(东北地区)民族文 化中,石棺葬俗已蔚然成风。
船棺这是一种以独木舟船为葬具的敛俗。甘肃齐家文化发现的一种独木棺,是以一段整木挖成长方形凹槽,两端齐平,一般长约 2 米、宽 0.5 米, 有的棺口加盖,外形颇似独木舟,或认为这就是最早的船棺葬。福建崇安武 夷山发现的船棺葬,是一种真正的独木舟船葬具。以船为棺,或认为其反映 的是“超度死者灵魂”或“飞天成仙”的意义,也有认为是“视死如视生” 的直接反映。后一种意见当比较切合实际情况。以船为棺,最直接显明的意 义便是生前以船为家,死后亦以船为宿,用船棺下葬的人,生前肯定是船民(即渔民),船是死者的唯一家产,船是死者唯一可眷念的“热土”,是死 者的根,叶落归根,这应是船棺所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船棺实质上也是一 种木棺,是一种真船形的木棺。武夷山船棺是夏商西周时期目前仅见的船棺, 它代表了此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古代渔民的一种特殊葬俗。
箱式术棺、椁即将木头加工成板材,再用板材搭接成长方箱形的葬具, 这是中国古代占主流地位的葬具形式。现知最早使用木棺的记录,发现于仰 韶文化中。西安半坡第 152 号小孩墓,在墓坑的四壁有木板痕迹,但不见垫 板和盖板,实作木椁形,可视作是中国木棺的最早雏形。木棺、椁在仰韶文 化时期尚处在萌芽初兴阶段。甘青地区是比较早流行木棺、椁的地区,青海 马家窑文化已出现在墓葬中使用木椁的习俗,其木椁墓构造较特殊,所见者 是先掘一个三米见方的土坑,再用木板搭成长、宽为 2 米左右的木框,在框 外回填成熟土二层台,形成平面呈“回”字形的椁室。青海柳湾墓地发现的 属马家窑文化半山型和马厂型及齐家文化时期的墓葬中,也分别发现木棺的 应用。半山墓葬的木棺是一种一头大、一头小,略呈梯形的木棺。马厂墓葬 则大部分有垫板或成形的木棺,个别已出现用榫卯法加固棺箱的进步形式。 齐家文化墓除前述过的独木舟形木棺外,也发现不少箱式木棺。黄河下游山 东大汶口文化墓葬则较盛行木椁,其木椁一般使用成排圆木垒筑成井字形。 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墓葬,尤其是中、大型墓,均流行木棺葬具。近年发 现的山东临朐朱封龙山大墓木棺、椁的制作已十分讲究,开始出现边箱和脚 箱的结构。新石器时代木棺、椁葬具的迅速发展,为夏商西周时期奠定了基 础。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相当于夏纪年的二里头文化,已使用髹 漆的木棺葬具,并成为墓葬中葬具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以郑州二里岗文化为 代表的商代早中期文化中,木质葬具已明显获得空前的普及和发展,中、大 型墓通常是棺、椁并用,绝大部分的小型墓都有木棺。以殷墟文化为代表的 商代晚期墓葬,除了属于奴隶、战俘身份的灰坑葬和祭祀墓外,都毫不例外 地使用木棺或椁。木棺、椁上亦多见髹漆,漆色主要见有红、黄、白等。中、 大型墓多见以椁代棺。以椁代棺者,椁室通常十分讲究,如侯家庄西北岗 1001 号大墓,墓全形及墓室形均作亚字形,椁室亦依墓室形成亚字形。其它亚字 形、中字形和甲字形大墓亦分别见有亚字形、长方形的大型椁室。一般的长 方形中型墓除流行木椁葬具外,也有椁、棺并用的,如殷墟妇好墓便是同时 使用木棺加椁作为葬具的。西周时期的墓葬,凡属奴隶主贵族阶层的大、中 型墓,均流行棺、椁并用的习俗,个别讲究者出现重棺、重椁或椁中分室。 如陕西宝鸡菇家庄一号墓,墓室中央有木椁,木椁分为甲、乙两室,甲室内 置一木棺,乙室内则有内外重棺。小型墓中的讲究者也是棺、椁并用,但多 数墓葬则是有木棺而无木椁。西周时期的木棺、椁也大多流行髹红漆的习俗, 并出现木棺、椁使用等级化、制度化的倾向。
其它葬具树皮棺——江苏海安吉家屯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发现用树皮镶 接成规整棺具的习俗;湖北天门石家河邓家湾新石器时代墓葬则发现用红胶泥敷裹尸骨的习俗,相当于夏商时期的北方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除发现使 用石棺、木棺外,尚发现使用土坯垒砌土棺的习俗;甘肃兰州白道沟坪等新 石器时代墓葬则发现用树枝敛尸的习俗;此外,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及夏商 西周的一些小型墓葬中也常见到用草席裹尸而葬的习俗。 推荐阅读:岭南早茶文化
中原丧葬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一)奉行儒家孝道,事死如事生
孔子主张:“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儒教极力倡导孝道,送终之礼尤为重视。受儒教孝道思想影响,丧葬礼仪中日益形成了葬前丧仪、五服制度、居丧守孝、祭祀亡灵等繁琐的丧俗;再者受灵魂不死观念的支配,古人心目中的两个世界,即活人生存的现实社会和鬼魂活动的朋曹地府,因此,古人总是按死者生前的生活方式为其安排后事,将现实社会的一切原封不动地搬到鬼魂世界,“事死如事生”是我国包括中原传丧葬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隆祭、厚葬之风盛行
居丧守孝是中原传统葬礼中的’重要内容。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了“五服”制度,其目的是按血缘亲疏关系,确定居丧守孝的亲疏近远,以维护封建宗法制度。居丧期间,不仅禁忌重重,而且还规定了七日一祭,百日、周年再祭,以及清明、春分、中元(阴历7月15日)、冬至扫墓的隆祭久祀制度。厚葬之风一直是中原传统丧葬习俗的重要特征之一。“人土为安”、“重殓厚葬”、“铺张浪费”是其重要表现。土葬在原始社会就开始了,当时中原一带人们多用土葬安埋遗体,因而土葬成为中原各地汉民族的传统葬法;“重殓厚葬”的殡葬观念影响至深,“棺椁必重、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以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以及排场铺张的奢侈之风,代代相因,上行下效,愈演愈烈,导致了历史上经久不衰的厚葬之风。
(三)等级森严、封建迷信盛行
早在我国奴隶社会的周朝时期,就形成了“贵贱有仪,上下有等”的丧葬制度。生前的社会地位不同,死后酌待遇也各有所异,古人通过丧礼,将现实社会的等级关系移植到鬼魂生活的冥界。在丧事中的封建迷信活动盛行,这也是河南传统丧葬习俗的又一特征,主要有:搭灵棚、做道场、看风水、择吉日、僧道念经、扬幡招魂、披麻戴孝、烧纸化钱、磕头跪拜、发丧送葬、大出殡、配阴亲、取鬼妻等。 推荐阅读:岭南园林文化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本命年的崇红文化
☑ 怎样起名才能让孩子名字蕴含古典文化
☑ 男孩起啥名字好 个性有文化名字大放送
☑ 属猪女宝宝有文化内涵又高雅的名字
☑ 春节文化概念的意义在哪
☑ 平安夜的意义你该懂得西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