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鼎

时间:2016-12-17 17:43:34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叶梦鼎字镇之,号西涧,台州宁海东仓上宅人。本姓陈,六岁出继母族,改姓叶。少从学于郑霖。 当时南宋朝廷国力日衰,外患内忧交织。梦鼎初有力挽狂澜之志,不仅在管辖范围内平冤狱、免和籴;革除弊政予民生息,且多次上书朝廷,提出了许多修明政治、振兴邦国的主张。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叶梦鼎吗?

叶梦鼎简介——南宋大臣

叶梦鼎简介——南宋大臣

  叶梦鼎人物简介

  叶梦鼎(1200—1279),字镇之,号西涧,台州宁海东仓上宅人。本姓陈,六岁出继母族,改姓叶。少从学于郑霖。及长,复从学鄞县赵逢龙,天资颖悟,读书过目成诵;南宋绍定五年(1232)入太学。嘉熙元年(1237)以大学上舍试入优等,初授信州军事推官。后曾在袁州、吉州、隆兴等处任地方官。景定三年(1262)升兵部尚书,兼任国史编修及实录检讨。次年,调任吏部尚书。咸淳三年(1267),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当时南宋朝廷国力日衰,外患内忧交织。梦鼎初有力挽狂澜之志,不仅在管辖范围内平冤狱、免和籴;革除弊政予民生息,且多次上书朝廷,提出了许多修明政治、振兴邦国的主张。尤其是佞臣贾似道权势日重、祸心袒露之后,叶梦鼎与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早在1246年,贾似道以姐为理宗贵妃而获殊遇,起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并兼夔州路策应使时,梦鼎借转对之机提醒朝廷:“外有窥边之大敌,内有伺隙之巨奸。”景定四年(1263),贾似道晋封为少师、卫国公,愈加肆意弄权,竟在两浙及江东江西推行《公田法》,侵吞民田。梦鼎极力反对,遂使《公田法》行至浙西而止。次年,贾似道又推行《经界推排法》,并以“关子”货币更易前两界的“会子”货币,于是,物价飞涨,税赋倍增,百姓叫苦不迭。梦鼎又起而反对,使“会子”票未得全废。理宗死,度宗即位,朝廷议请太后垂帘听政。梦鼎以“母后垂帘岂是美事”诤谏。以此,史称梦鼎“以孤忠抗大奸,支持危局”。但度宗仍然重用贾似道,又赠封太师、魏国公,权势益重。梦鼎感憾国事,求辞职,朝廷不许,乃称病归里,屡诏屡拒。上无奈,授资政殿学士衔,在当地庆元任知府。

  咸淳三年三月,上再召梦鼎为参知政事,虽六辞而不许。同年秋,强授相印,与贾似道分任。时贾似道授平章军国重事,专横益甚。梦鼎素恶似道为人,秉政后仍不屈于权势。不久,为利州转运使王价平反等事,与贾似道产生抵牾,似道恃权牵制,梦鼎不挠其志。及贾母责备似道,太学诸生亦上书言似道专权,贾似道方让步。自此,叶梦鼎决意辞职,数乞而未允。至咸淳五年(1269),梦鼎引北宋杜衍单车宵遁事例,多次恳辞,朝廷才易马鸾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但仍以观文殿学士、信国公等职挽留梦鼎于京中,梦鼎辞不受官。咸淳八年(1272)十二月,朝廷再诏梦鼎为少傅右丞相兼枢密使。梦鼎引疾固辞不赴,并在上疏后乘扁舟径归宁海故里。或以祸福相谕,梦鼎说:“廉耻事大,死生事小,万无可回之理。”景炎元年(1276),南宋大势已去。益王即位于福建,翌年以太师太乙之衔召梦鼎往。此时,局势危如累卵,亡宋即在旦夕,叶梦鼎以七十八高龄,仍受命南行,舟至永嘉(温州),以道阻不能进,恸哭而归。后两年病逝于家,享年八十。着有《西涧集》。经历

  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入太学。

  嘉熙元年(1237年),以太学上舍试入优等,两优释褐出身,授信州军事推官。

  历任袁州、吉州、隆兴等地的地方官。

  景定三年(1262年),进兵部尚书,兼国史编修加实录检讨。

  1263年,调任吏部尚书。

  咸淳三年(1267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叶梦鼎丞相想复姓的事迹

  若说起我们宁海的文化历史,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方孝孺,然而,漫谈宁海千年的历史,值得一说的历史人物实在有很多。

  话说,在南宋的时候,我们宁海曾出过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南宋丞相,他就是西岙的叶梦鼎,他不仅一心一意辅佐君王,而且为人刚正不阿。

  这位丞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便连他的身世也非常独特,是当时宁海民众最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据说,因此还惹出了一段叶丞相要复姓陈的故事来呢!

  叶梦鼎丞相原本是陈待聘的儿子,本姓陈,七岁的时候,他被过继给了母亲的兄弟,于是就改姓叶,年少时候跟随直龙图阁郑霖、宗正少卿赵逢龙学习,后来因品学兼优,逐渐升到了右丞相兼枢密使职务,很受皇上信任。

  在《《岭峧叶氏宗谱》 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叶丞相有一天远怀先祖,想到了他自己易姓之事,不由感叹道:“观玄岛之诗,不忘家之祖;读生民之诗,不忘周家之祖。为其后者非自封国,其可易姓乎?汉之娄敬、唐之世绩,余所耻也......”从中可见,叶丞相在扬名天下,辅佐君王做天下师之后,他也一度想要溯本追源,恢复陈姓。

  然而,恢复陈姓哪有那么容易。

  于是,他想到了生他的陈家与养大他的叶家,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来体现他当时的两难之境:“虽然事有难处,不可为也。 余本生陈氏,继母舅叶氏后。以天性论之,固宜从陈;以义制之,则保育之恩与生我等。”他觉得如果按照天性,自然应当从陈姓,可是按照道义来说,养育之恩不可以不报答,叶家培养他也是用了许多心血,他不可以辜负这番恩义。

  之后,他也曾奏请皇上,想听听皇上的看法,显然,皇上并不支持他改姓的,用皇上的宠臣贾似道的话说:“朝廷已经很熟悉叶公的名字,叶公恐怕难以立刻改掉吧。”事实也确实如此,叶丞相顶着叶家的姓与名已经过了大半生,现在贸然改名,确实不妥。

  只是天性终不可忘,狐死必首丘,这是自然之理,叶梦鼎最终选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自己的第五个孙子还翁过继给了西岙自己兄弟陈家,这样一来,他虽然回不了陈家了,但是,却让后代中的一族帮他圆了这改复的梦,对他也算聊有慰藉。

  (叶梦鼎故居)

  叶梦鼎复名的故事记载在了叶家的宗谱之中,随着宗谱一起代代传承,其中还记载了他对于叶家与陈家后人的忠告:“......敬祖祢,睦宗族,礼姻党,敦尚古道,以厚风俗。且涧上与西洲隔越仅二十里,务宜往还,俾陈、叶二姓永相和睦,奕世子孙守以为法,老怀其始慰矣......”

  世殊时异,往事终究还是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故事,又几人知这故事的真假,然而,从叶梦鼎丞相想要复姓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完整的血肉之躯的丞相,他也有他个人的喜恶,也有许多的无奈与遗憾。这其中更体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家的魂萦梦牵、对根的至死追索,而这是我们乡土宁海想要带给大家的一种枝繁叶茂、根在土壤的踏实与厚重。愿天下宁海人能够在“乡土宁海”中觅得一处根基所在,心魂所安!(风水www.azg168.cn)

  

  叶梦鼎奇事之鬼神斗法

  乍闻归云洞之名时,我觉得那是个凡人所不能及的神仙洞,里面住着许多白衣飘飘的神仙,远至蓬莱。然而在前几日,我却听到了宁海归云洞之名,才知宋代著名大儒胡三省,舒岳祥,明代大儒方孝孺,国画大师潘天寿等皆曾探胜于此,我更加心向往之。 于是,我背包也循着前人足迹去往归云洞探险去了。

  归云洞位于盖苍山脉的小丹山南麓,洞深十来米,从洞口到洞底,仅容一人从岩缝中出入。洞分二层,上层是小庙,但伸出一巨石,似“狮子开口、龙舌伸扬。”洞口有两瀑,各高约七丈五尺,除了干旱季节,皆可看到两瀑垂挂,该大自然之佳作以我现有的水平无法描述出,但想到清代诗人王清源(也是宁海人喔)的诗:“一瀑激怒涛,皑皑雪相似,一瀑泻清澜,缕烟差可拟。”便觉得也不需我班门弄斧了。

  带我来的老伯十分热情,详细地介绍着归云洞的来历。其中让我感兴趣的是关于归云洞的传说。传闻玉皇大帝,常腾云驾雾到此览胜,故常出现云雾归洞之象,又传道教名家葛洪曾在丹山炼丹,仙气入洞,灵气太极为归云之洞。哎,原来归云之名由此而来啊。我笑嘻嘻地说道:“哎呀,这个洞里不会真的住着一个神仙吧?”

  “神仙有没有我不知道,我知道这里出过一个释褐状元。”老伯骄傲地笑道。

  哦,我知道那是叶梦鼎丞相,那个宁海唯一一个进入过治国权利圈并有大作为的人。

  看我很感兴趣的样子,老伯又兴致勃勃地谈起了流传在乡间的传说。

  话说一日夜,归云洞中朗朗书声,归云洞外黑魆魆一片,读到半夜,梦鼎感到内急,便急急地向茅厕而去,没想到于茅厕遇一大头鬼,梦鼎拍了拍他的头说道:“小鬼好大头。”这鬼吱道:“丞相好大胆。”

  还有一奇事发生于叶梦鼎归家途中,在他遇一小庙时,看见庙内竟有一会动的神像。到家后叶梦鼎将此事告诉母亲,母亲不信,认为是梦鼎读书用功过度一时恍惚看错了。正当母子二人争辩之时忽然神龛中飘落一小纸条,只见这纸条上写道:“小神无礼,充军千里。”梦鼎拿出笔将纸上的千改成十字,嘴里说到,一时失礼,何必千里。十里可以。这一夜,天下暴雨,第二天,离小庙十里的地方真有一神像,当地人将神像供奉起来,而那个庙至今尚存。

  不管这叶丞相与鬼神的对手戏多么荒诞不经,无疑都出自家乡人对这位城乡的热爱与推崇,看给我介绍叶丞相的老伯脸上那骄傲的笑容就知道了。

  “宋室江山云渺渺,归云洞外水悠悠。先公旧迹今何在?日暮斜阳古道秋。”斯人已逝,然而他在归云洞中的一些传说却一直流传着,生生不息。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
  ☑ 从这几点看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不一般!
  ☑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 许褚裸衣斗马超为啥要脱衣服呢
  ☑ 王贵出卖岳飞到底是谁指示的
  ☑ 历史上的木增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