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秦陇文化

时间:2016-10-22 17:05:42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有关于秦陇文化你了解多少呢?秦陇文化的地域文化指的是哪些地方呢?我们该怎么分析秦陇文化呢?现在祥安阁为您介绍什么是秦陇文化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秦陇文化

什么是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地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地域区分的文化类型里,秦陇文化是曲型的农耕与游牧文化交融区。是农业文明与畜牧生活的交汇整合,是两者结合的典范代表。代表为陇东文化、关中文化、老官台文化、李家村文化、大地湾文化等。

  黄土高原是由中亚、西亚沙漠和戈壁地区季风气候吹来的尘土堆积而成,质地疏松,土质肥沃,便利于原始农耕的发展。而黄土高原又有特殊的柱状节理或垂直节理,容易挖穴建屋且冬暖夏凉,有利于先民定居聚落的形成。黄河蜿蜒曲折,流过黄土高原,众多的支流水系分布于秦陇地域,有泾河、渭河、洛河、延河、无定河、窟野河等。其中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源于甘肃渭源县,经陇西、武山、甘谷、天水等地,汇聚了榜沙河、葫芦河、籍河、牛头河等东流进入关中平原,沿途又纳入了金陵河、涉河、美水、漆水、沣河、橘河、产水、灞水、石川河、泾河等在潼关流入黄河。其中的泾河又是渭河最大的支流,泾河发源于宁夏泾源县,主要流经泾源、平凉、咸阳等地。由于古代河流水量丰沛,带来了灌溉的便利,分散各处的原始农业聚落,依赖众多的支流联系起来,好似黄土文化圈的血管,支撑着原始农耕和村落的发育。没有黄河及其渭河、泾河、洛河等支流,黄土高原就不能成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或核心区。

  古称秦陇往往并连,“秦”作为地名,最早来源于秦人祖先非子受封的都邑-秦城、秦亭,其地在陇东高原(主要包括今甘肃天水、平凉、庆阳三地)渭河谷地中(今甘肃清水县东北)。关于秦人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各种观点,但"嬴"姓部落正式称为"秦人",则是在周天子允许他们"邑之秦"之后(《史记·秦本记》。“秦从此成为地名,并衍化出秦岭、秦川、秦中、秦凤、秦州等地,泛指今陕西、甘肃渭河、泾河流域的山脉、平原地带(其实主要是今天的陕西省大部和甘肃省东部的平凉及庆阳地区),后来西方各国通称东方的中国为“秦”。“陇”指陇山以西地区,古代以西为右,又称“陇右”,泛指今甘肃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地带,隋唐时期“陇右”的范围又扩大到青海湖以东和新疆东部,辖区远逾今日的甘肃省。在古人眼里,陇山不仅高峻险要,而且是西北农牧的分界线。

  在历史上秦陇并称,一是方位皆偏向西北,二是黄土高原覆盖其大部分地区,三是人文民俗相近。古代的陇东高原(又称关西)邻近关中平原,成为西部天然屏障,因此,秦陇两地唇齿相连。就是在今天的行政大区划分中,陕西和甘肃仍属于同一区域。

  秦陇黄土高原和渭河、泾河、洮河诸流域,是百余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频繁活动的区域,从黄河河套地区到关中平原,从豫陕交会到陇山西部,几乎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秦陇文化简介,什么是秦陇文化

  秦陇——顾名思义,秦乃始皇帝国的崛起发祥地;陇,秦岭西脉陇山一代地区。大致包括今甘肃中东部、青海东部、陕西西部部分地区。历史长河的源远流长中,这些地区的民族以黄河为源,以黄土为据,创造并发扬光大了黄河文明、秦陇文化。

  民居建筑

  由于地处黄土高原为主的中国大西北,这一地区建筑形式以传统的北方民居风格为主,但也不乏极据地域色彩的高原窑洞、草原毡房及回族、藏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风情建筑。

  本区大致以甘肃天水为界,划分为俩种风格。天水以西地区以单檐式四合庭院为主。该区年降水量徘徊在300—400mm之间,年降水量小、降水频率低因此屋檐较缓,多单檐,喜用红色瓦。且台阶下一般修有小水渠,通向水窖,集节雨水,用以灌溉或人畜饮用。天水以东地区由于降水较多,多以双檐式四合庭院为主,多用青色瓦。台阶下一般不设水沟。俩地区院内均修有方形花园,植以各色果树花卉。房前屋后多有菜园果园,已备日常食用。院内厨灶、正堂、侧房、仓贮分明另设,长辈居于面南正房堂屋,晚辈侧房。较早古屋配以雕花方格木窗,房前有较高台阶。俩地传统上以火炕为主要居住形式,但异于陕北灶炕一体。秦陇火炕与厨灶分社,炕内冬季烧以麦壳、树叶及驴、骡、牛粪的晒干混合物取暖。

  饮食服饰

  秦陇地区历经西晋、晚唐、***等几次大规模人口迁徙与融合,饮食风格也随移民而丰富多彩,各菜系共同培养起地方陇菜。主食以面食为主,杂以米菜。特色主食有兰州拉面、兰州炒面、陇西烩面、陇中臊子面、陇东浆水面,特色小吃有凉皮、凉粉、大饼、锅盔、油煎果饼、烧烤牛羊及各色点心干果类。

  该地区服饰与北方主体服饰基本吻合,同时各地因民族、习俗不同而兼有伊斯兰回族色彩、裕固族藏族风情等别致风格。秦陇东部男性喜以白巾裹头。妇女农闲时常纳鞋底、绣鞋垫。

  三、节庆风俗

  秦陇地区节庆大致同于北方传统节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区经济开发较晚,而保存了大量传统民风民俗。以庆春节闹元宵为例,盛大的社火表演从正月初二或初四始之至十五元宵节最盛到十五或十六晚止。传统社火队伍小到二三百人大到数千人,由彩龙彩旗、拂尘、锣、钹、腰鼓、太平鼓、彩扇秧歌、傩舞、男扮女装的姑娘队、踩高跷、铁芯子、跑旱船、彩狮、瑞驴以及春官正堂等组成。其间或有秦腔折子戏表演,是秦陇人民最盛大节日。

  此外,还有“二月二龙抬头”节。此日,男女老少以修剪发式为吉瑞,炒制各色豆类以食。

  农历六月六有吃水饺包子的习俗。并在各大庙宇道观举办三天的佛道法事活动和秦腔表演。俗称作“庙会”。

  

  秦陇宗教文化

  青龙寺

  青龙寺位于唐城新昌坊东南隅,今西安大雁塔什字向东西影路铁炉庙村之北,当日的乐游原上。即所谓“南望爽恺,北枕高原,为登眺之美”。唐人有诗:“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又有“南岗出大寺,地高倚长城”之句,都说明该寺之形势与地位。密宗传法大师,三朝供奉大德,惠果和尚在此设立灌顶道场。日僧空海入唐,至青龙寺,曾就学于惠果。青龙寺是唐长安城内传播密宗的著名寺院,1956年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寺本隋灵感寺,开皇二年(581)创立,隋文帝移都,徙掘城中陵墓,葬之郊野,因置此寺,故以灵感为名。唐高祖武德四年废,至高宗龙朔三年(662),城阳公主因病有苏州僧法朗诵“观音经”,乞愿得愈,因奏请立为观音寺。睿宗景云二年(711)改为青龙寺。唐宪宗曾幸青龙寺礼佛。会昌法难,寺被毁废。会昌六年复立为护国寺。宣宗大中九年(855)又恢复青龙寺原名,宣宗并命复道开便门至青龙佛宫瞻礼佛陀。说明青龙寺与皇室有密切的关系。

  有唐一代,每年九月九日重阳节,秋高气爽,长安城内仕女游人,盛装艳服,车水马龙,登上乐游原,观赏烟水明媚的风光。“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是描绘这里胜景的千古名句。太平公主为饱览京师景色,特意在乐游原上建修一座锦绣奢华的亭子。文入学士对登眺之美的享受,兴致更为浓厚,留有不少诗篇。白居易有《青龙寺早夏》诗,“丹凤楼当后,青龙寺在前,市街尘不到,宫树影相连。” 说寺与天子所居的兴庆宫相望,而又远离尘街幽静宜人的情景。王维《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诗序有“高原陆地,下映芙蓉之池,竹林果园,中秀菩提之树”。诗文意境使人了解到青龙寺的概貌。

  青龙寺由于遭受到唐末朱温火烧长安,及五代战乱之灾、到北宋元佑元年(1086)以后,寺已毁废,荡然无存,逐渐沦为农田,地面已无遗迹可寻。

  惠果俗姓马,古长安万年县人。九岁出家,深得密宗一代宗师不空的青睐,亲受仪规。此后,他又随善无畏的弟子玄超学习,师承了不空、玄超所学的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密法,成为最有权威的传法大师——阿*(外门内者)黎。唐代宗大历初 (766),惠果住持青龙寺,于东塔院设立灌顶道场,广授僧徒,朝野赞颂,被称为“三朝大德”。不少不远万里来到长安求法的外国学问僧,慕名前往求教。德宗建中时(780),新罗僧人慧日来青龙寺留学,从惠果学得密教真传,回国后立宗传教。

  贞元二十年(804)日本学问僧空海入唐,至青龙寺,就学于惠果,深受器重,惠果悉心传授,空海得到密宗嫡传。空海不但刻苦研习佛学,而且广泛地钻研中国的经史诗文,对汉学有相当造诣。他与长安的文人学士如朱千乘、郑壬、马总等有诗文之交。从空海吟咏的“看竹看花本国春,人声鸟弄汉家新”诗句,可见其对祖国的怀念和对唐文化的仰慕。空海对书法尤为擅长,曾被唐顺宗请至殿廷挥毫,形备五体,受到举朝赞誉,被称为“五笔和尚”。惠果于永贞元年(805)圆寂,临终前敦促空海速返本国,弘传密教。空海为其师撰有《大唐青龙寺惠果和尚碑》文,此碑中国未发现,碑文见日本真言宗著述,现有复制碑立于青龙寺。空海在惠果座下学法仅二年多,宪宗元和中 (807)  回国时带去大量佛教经论和中国文化典籍约二百余部。在日本皇室的支持下,于东大寺建立真言宗,被称为“东密”。他又在高野山创立专门道场,广泛传播他的教法,成为日本真言宗的开祖,被尊为“弘法大师”。他还撰有《文镜秘府论》《篆隶万象名义》等。为日中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据悉,日本真言宗现在有48个支派,教徒1200万人。正由于青龙寺与日本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至今日本佛教徒仍忆念不忘。

  早在 1924—1925年,日僧和田辩瑞、加地哲定先后来长安朝拜青龙寺时,误认为西安城东南四里许的祭台村石佛寺是唐代的青龙寺,在寺内墙壁题词叹息。和田辩瑞题词:“当石佛寺者,唐之青龙寺也,贞元二十一年六月,日僧空海上人,即弘法大师,仰当年惠果大和尚受学密教,千二百年后,末资辩诣来寺,无极感悲湮灭,兹书。大正十五年八月十八日,真言宗,末资辩诣,和田辩瑞志。”加地哲定题词:“大正十四年六月十一日,余诣此处。该寺是青龙寺之故地,密教根本道场也。嗟法灯既灭,和尚逝久,感慨无量,所愿法灯再燃,佛日增辉,密乘沙门加地哲定识。”1930年日僧结成令闻来陕,礼青龙寺并拍照,回国后编成《长安佛教巡访记》一书问世,并赠陕西佛化社一本。

  1931年,太虚法师进陕,也曾来寺瞻礼,并在《陕西杂咏》中有“青龙寺诗”八首。1932年朱子桥居士礼寺,望壁观词,大为感动,购地十亩,修建殿堂寮舍,并亲书“唐青龙寺”匾额悬于寺门,延请真元为住持,作为大兴善寺的下院。

  195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铁炉庙村北边的土原上挖掘出唐代砖瓦、石灯、经幢、石塔等。为确定青龙寺遗址提供了条件。1974年和1979年先后又进行发掘复查,才肯定了青龙寺遗址的所在。

  1979年,日本香川等四县知事访问西安,提出集资兴建空海纪念碑,1981年4月12—15日中日双方签订协议,从同年5月动工,1982年7月竣工,空海纪念碑巍然屹立,并建有陈列室等唐式古形房舍20余间。同年10月,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代表团又访问西安,和中方举行会谈,商定集资修建惠果,空海纪念堂,1983年3月动工,1984年2月竣工,高大雄伟的具有唐代风格的五间纪念堂建成。内供惠果、空海二师并坐像。同年9月8日中日双方佛教僧众,中方 224人,日方112人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和二师像法会。古老的青龙寺,从此又在古都长安重现光辉。

  青龙寺对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被日本人誉为入唐八家中的六人,都曾在青龙寺受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空海、圆仁、圆珍等。因此,青龙寺已成为日本人士最瞩目的地方。现由西安市文管部门保护和管理,并已实行对外开放,拟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逐步整修复原,以便于人们游乐览胜,并为中日友好合作事业而服务。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本命年的崇红文化
  ☑ 怎样起名才能让孩子名字蕴含古典文化
  ☑ 男孩起啥名字好 个性有文化名字大放送
  ☑ 属猪女宝宝有文化内涵又高雅的名字
  ☑ 春节文化概念的意义在哪
  ☑ 平安夜的意义你该懂得西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