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饮食习惯你知道吗

时间:2016-08-25 16:39:36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在汉族人们中,在饮食上的主食都是以稻米为主的,而且也是配有蔬菜与肉类之间来做传统的饮食,而在汉族中,也是有着具有最代表性的菜系哦,对此汉族的饮食习惯你知道吗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汉族的饮食习惯你知道吗

汉族的饮食习惯你知道吗

  汉族的风俗习惯饮食

  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汉族讲究并善于烹任,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的川、粤、闽、皖、鲁、湘、浙、苏等八大菜系。

  饮茶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节日食品

  节日食品是丰富多彩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旧时代的宫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庆典等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代汉族的多数地区,这种现象早已结束,只在少数偏远地区或某些特定场合,还残存着一些象征性的活动。

  二是供人们在节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制品。这是节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惯,而江南各地则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另外,汉族许多地区过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年年有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传承不衰。中秋节的月饼,寓含了对人间亲族团圆和人事和谐的祝福。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寒食节的冷食,农历二月二日吃猪头、咬蚕豆、尝新节吃新谷,结婚喜庆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寿桃、寿桃、寿糕等,都是节日习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内涵的食俗。   

  汉族饮食禁忌

  同中外其他民族相比,汉族的肉食禁忌至少有两大鲜明的特征:其一,禁食动物较少且禁食不十分严格;其二,一定条件下对非禁食动物也进行禁食。空中飞的、水中游的、地上跑的、土中钻的,汉族人都敢吃,汉族人确实以此而著称世,以致于人们这样戏谑汉族人:“带翅的不吃飞机,带腿的不吃板凳,带毛的不吃掸子。”在汉族中,禁食动物之少可以想见!

  对蛇的禁食与汉族的图滕“龙”有密切的关系。龙是一种混合型的图滕,它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种动物。龙的主干是蛇。从《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的记载上看可证明这一点。从上古时代起,汉族就形成了对蛇的许多禁忌。蛇的进一步神秘化,便升华成龙。直到今天,汉族民间仍然把蛇称为“小龙”。对蛇的禁食实含有图滕崇拜的因素。

  猫是被汉族人饲养的唯一被禁食脊椎动物。传统的“六畜”(马牛羊鸡犬猪)是不包括猫的,汉族人为何单单禁食用于捕鼠的猫呢?答案是猫很早就是汉族居民的宠物。人们养猫(尤其是社会上层)目的在于取乐而非捕鼠。

  人们禁食倾注自己深厚感情的宠物是人类学上一个普遍的现象。古代汉族人禁食猫的原因和当今欧美人禁食狗的原因是一样的,都归之于它们是宠物。想想现在一些看家狗成为人们的盘中餐,而哈叭狗、狮子狗等宠物狗却被人们禁食,我们就会充分理解汉族人禁食猫的原因了。

  猫头鹰,在古代又称鸱鸮,它夜出昼伏,生活习性与古人心目中的鬼相同,又因它生活和居住在荒丘丛棘和坟墓之间,古代的汉族人认为它可与阴间相往来,加之它的叫声怪异,猫头鹰就成为鬼怪恐怖的象征。故汉族人普遍对猫头鹰畏而远之,更谈不上食其肉了。

  老鼠也是汉族传统禁食的动物。老鼠居于地穴之中,夜间活动。在古代汉族人认为它可以与鬼神相交通,可预知人事的吉凶祸福。老鼠如果有异常的举动,诸如“夹尾而舞”、“以尾画地”等等,认为都是在预告祸事将临。鼠咬人身上的东西,被认为是灾难的前兆。对这位过街人人喊打的“先知”,汉族人是怀着畏和恨的心理的。对于鼠肉,汉族人采取了避而远之的态度。

  汉族禁食的昆虫也不少,例如蛆、虱子、苍蝇和蚊子等。一提起它们,恐怕有些汉族人就会作呕的,更不用说去食用它们了,汉族人禁食这些昆虫可用现代生态学家们提出的“最佳搜寻理论”来解释:这些昆虫太小,又过于分散,捕捉不易。

  如果把这些昆虫作为食物,捕获一定量的昆虫在时间花费上是过于昂贵的,即这些禁食昆虫是不值得作为肉食去捕捉的。这种理论同样解释了汉族人为何不吃蚯蚓、蜘蛛等和昆虫相类似的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甚至包括象蝙蝠这样的小型脊椎动物)。

  在以上这么禁忌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禁忌,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节食物多于旧历年前煮熟,过节三天只需回锅。以为熟则顺,生则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将一切准备齐备,过节三天间有不动刀剪之说。再如,河南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谷子减产。

  过去在妇女生育期间的各种饮食禁忌较多。如汉族不少地区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生兔唇;还有的地方禁食鲜姜,因为鲜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脚长出六指。过去汉族未生育的妇女,多忌食狗肉,认为狗肉不洁,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难产等。   推荐阅读:风味怪异的朝鲜族饮食习惯 

  汉族传统四大菜系是哪几个

  鲁菜

  鲁菜作为汉族传统四大菜系,发源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和鲁国,形成于秦汉,宋代后成为“北食”的代表,明清时发展达到鼎盛。清末民初山东风味的高档菜称霸北京城,被称为“京鲁菜”;绵延千载的“孔府菜”为传统官府菜“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典型。

  鲁菜火功要求严格(有“火功在山东”之说)、刀工技法多样、造型古朴大气、口味纯正、口感鲜香脆嫩,“堂堂正正,不走偏锋”。鲁菜以孔府风味为龙头,是宫廷最大菜系;由齐鲁、胶辽、孔府三种风味组成,是我国覆盖面积最广的地方菜,直接影响京津及东北三省,同时对其他菜系技术工艺的发展亦有较大影响。

  鲁菜善于以葱香调味,在菜肴烹制过程中,不论是爆、炒、烧、馏,还是烹调汤汁,都以葱丝(或葱未)爆锅,就是蒸、扒、炸、烤等菜,也借助葱香提叶,如“烤鸭”、“烤乳猪”、“锅烧肘子”、“炸脂盖”等,均以葱段为佐料。

  鲁菜以汤为百鲜之源,讲究“清汤”、“奶汤”的调制,清浊分明,取其清鲜。清汤的制法,早在《齐民要术》中已有记载。用“清汤”和“奶汤”制作的菜品繁多,名菜就有“清汤柳叶燕窝”、“清汤全家福”、“氽芙蓉黄管”、“奶汤蒲菜”、“奶汤八宝布袋鸡”、“汤爆双脆”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被列为高档宴席的珍馔美味。

  川菜

  川菜是中国汉族四大菜系之一,也是很有特色的菜系。四川菜,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有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

  川菜风味包括成都、重庆、乐山、内江,自贡等地方菜的特色,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配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

  川菜在烹调方法上,有炒、煎、干烧、炸、熏、泡、炖、焖、烩、贴、爆等三十八种之多。在口味上特别讲究色、香、味、形、兼有南北之长,以味的多、广、厚著称。历来有“七味”(甜、酸、麻、辣、苦、香、咸),八滋(干烧、酸、辣、鱼香、干煸、怪味、椒麻、红油)之说。

  川菜系因此具有取材广泛、调味多样、菜式适应性强三个特征。由筵席菜、大众便餐菜、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风味小吃等五个大类组成一个完整的风味体系。在国际上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

  粤菜

  粤菜发源于岭南,是起步较晚的菜系,但它影响深远,港、澳以及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多数是以粤菜为主,在世界各地粤菜与法国大餐齐名,国外的中餐基本上都是粤菜。因此有不少人,特别是广东人,认为粤菜是华南的代表菜系。

  广义上来说由广府菜(亦称“广州菜”)、潮州菜(亦称“潮汕菜”)、客家菜(亦称“东江菜”)组成。客家菜与潮州菜、广州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

  很多人都说,粤菜最大的特点为花款多、味道鲜。没错,广州一直流传一句俗语:“背脊朝天,人皆可食。”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载:“天下所有食货,粤东几尽有之,粤东所有之食货,天下未必尽也。”反映出它的烹调食材几乎包括所有动物,涵盖范围很广。可谓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几乎都能上席。

  粤菜的烹调方法有20余种之多,有其他地方常用的煎、炒、炸、蒸、炖、焗、烩,还有熬、煲、扣、扒、啫、焖、浸、灼、滚、烧、卤、氽、泡等。即便是相同的方法,又因用料、刀工、口味、菜式的不同,而又采取具体不同的方法,如“煎”便有干煎、湿煎、蛋煎、软煎、煎封、煎酿和半煎炸等7种煎法。烹制粤菜,讲究的是火候,尤重“镬(huò)气”。做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鲜、嫩、爽为主,并有“五滋”(香、酥、脆、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别。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

  苏菜

  江苏菜,中国四大名菜之一,简称苏菜。主要以南京、扬州、苏州、淮安、徐州、海州六种地方菜组成。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江苏菜的特点是:用料广泛,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刀工精细,烹调方法多样,擅长炖焖煨焐;追求本味,清鲜平和;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均美。

  江苏菜以重视火候、讲究刀工而著称,尤擅长炖焖煨焐,著名的“镇扬三头”(扒烧整猪头、清炖蟹粉狮子头、拆烩鲢鱼头)、“苏州三鸡”(叫花鸡、西瓜童鸡、早红桔酪鸡)以及“金陵三叉”(叉烤鸭、叉烤桂鱼、叉烤乳猪)都是其代表之名品。

  清鲜平和、追求本味、适应性强是江苏风味的基调。范曾先生为《中国名菜谱?江苏风味》专辑题词“家山秀色、清雅风味”是对江苏风味的最好概括。无论是江河湖鲜,还是禽畜时蔬,都强调突出本味的一个“鲜”字。调味也注意变化,巧用淮盐,擅用蕈、糟、醇酒、红曲、虾籽、调和五味,但不离清鲜本色。  推荐阅读:朝鲜族石锅拌饭如何做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春分的饮食调养小细节很关键
  ☑ 春分饮食建议 春分时期做好这些能养肝
  ☑ 汉族的元宵节的风俗习俗你能够了解多少
  ☑ 元旦时期的健康饮食注意事项
  ☑ 冬季养生有哪些饮食禁忌
  ☑ 冬季在饮食上如何做到养生